新政出台:建筑机器人助推建筑业变革(工信部建筑机器人政策)
上个月,工信部发布了建筑机器人政策,旨在推进新一代智能建筑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此举受到了全行业的关注和期待。
政策细节
该政策拟提供产业扶持政策,重点扶持机器人研发制造、智能装备集成、应用配套、人才培养等环节。并在产学研合作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做出更多支持。
政策还提出鼓励制造业企业和建筑企业开展合作和联合,推动机器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要求建筑企业为机器人提供智能化场景和数据,并根据自身需求,引入机器人技术。
市场前景
建筑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在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加持下,建筑机器人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建筑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0亿美元。
在建筑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中,地基加固、混凝土浇注、安装悬挂天花板、高空作业等任务都是机器人的强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改变建筑业的施工方式,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
市场价值
建筑机器人的市场价值不可低估。机器人的技术不断升级,能够减少非预计停机时间,提高效率。同时,机器人的应用远远不限于建筑领域。机器人技术在医疗、教育、军事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建筑机器人相关的投资机会也在不断增多。近来,国内机器人发展领域划分为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三个板块,三者都具有投资价值。
建筑机器人的应用前景
建筑机器人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从现有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情况,建筑机器人应用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例如,从施工自动化的角度来看,建筑机器人应用非常广泛。在较大型建筑的分幢、分层、剖面及打孔等领域,建筑机器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实力。此外,建筑机器人负责从卸货到施工、建立形成闭环的自动生产线,让它成为工地盈利的新利器。
建筑机器人因其高效、精准、智能化等特点,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新政策的出台,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未来,机器人技术将更加普及,并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