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市政工程造价结算,流程、难点及应对策略

市政工程造价结算是项目建设周期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本文将详细阐述市政工程造价结算的流程、常见难点以及应对策略,旨在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关键知识。

一、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而市政工程造价结算则是项目建设周期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准确、及时、合理的造价结算是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二、市政工程造价结算流程

市政工程造价结算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 准备阶段

1. 收集总结资料: 包括施工合同、招标文件、设计变更文件、工程量清单、材料价格信息、人工费标准等。

2. 明确结算依据: 依据合同约定、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确定结算计价依据。

3. 确定结算方法: 根据工程特点和合同约定选取合适的结算方法,如固定总价、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等。

(二) 编制结算阶段

1. 工程量核实: 对照图纸和工程实际情况,对已完工程量进行核实确认。

2. 单价确定: 根据市场行情、合同约定等确定材料、人工、机械等单价。

3. 费用计算: 按照确定的工程量和单价,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

4. 编制结算书: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制工程结算书,并附相关 supporting 文件。

(三) 审核结算阶段

1. 内部审核: 施工单位内部对结算书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2. 送审结算: 将审核后的结算书及相关资料报送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造价询问机构进行审核。

3. 结算谈判: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就结算金额进行协商谈判,达成一致意见。

(四) 结算确认阶段

1. 签订结算协议: 双方对结算金额达成一致后,签订结算协议书。

2. 办理结算支付: 建设单位按照协议约定支付工程款。

三、市政工程造价结算常见难点

(一) 工程量确认难

1. 图纸设计变更频繁: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条件变化等因素,设计变更较为普遍,导致工程量难以准确核实。

2. 隐蔽工程量确认困难: 部分隐蔽工程施工完成后难以进行复核,容易产生争议。

3. 计量规则理解不一致: 对工程量计算规则理解不一致,导致双方对工程量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

(二) 价格调整争议大

1. 材料价格波动: 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合同中难以对所有材料价格进行约定,容易引发价格调整争议。

2. 人工费上涨: 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而合同中的人工费标准往往难以及时调整,导致结算时产生争议。

3. 政策性调整: 国家或地方出台新的政策法规,如税费调整、较低工资标准调整等,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引发结算争议。

(三) 结算资料不齐全

1. 原始凭证缺失: 部分施工单位对原始凭证的管理不够规范,导致结算时无法提供完整的 supporting 文件。

2. 结算资料总结不规范: 结算资料总结混乱,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影响审核效率。

3. 电子数据应用不足: 部分项目信息化程度不高,电子数据应用不足,难以实现结算资料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四、市政工程造价结算应对策略

(一) 加强工程量管理

1. 做好设计交底工作: 施工前组织设计单位进行详细的设计交底,明确设计意图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2.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做好施工记录,及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3. 采用数字化技术: 利用 BIM 技术、无人机测量等数字化手段,提高工程量核实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 合理约定价格调整条款

1. 明确价格调整范围: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可调整价格的材料和费用项目,并约定价格调整的计算方法和依据。

2. 设置价格调整阈值: 对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设置合理的阈值,当价格波动超过阈值时,启动价格调整机制。

3. 及时进行价格信息收集: 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及时收集相关价格信息,为价格调整提供依据。

(三) 规范结算资料管理

1. 建立健全结算资料管理制度: 明确结算资料的收集、总结、保管等环节的责任人及工作流程。

2. 加强原始凭证管理: 对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工工资支付等环节的原始凭证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3. 推广应用电子结算系统: 积极推广应用电子招投标、电子合同、电子结算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结算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市政工程造价结算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好造价结算工作对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加强对造价结算流程、难点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提高造价管理水平,促进市政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市政工程队事业编,全面解析
下一篇:市政工程退休年龄,政策解读、延退趋势与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