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鹤庆七平水利工程,滋养高原明珠的“生命之渠”

鹤庆,一座镶嵌在云南高原上的璀璨明珠,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银器工艺闻名遐迩。然而,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鹤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鹤庆人民历经艰辛,克服万难,建成了举世瞩目的鹤庆七平水利工程,为这片干渴的土地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一、工程背景:干渴的呼唤

鹤庆县地处滇西北高原,属金沙江水系,境内河流众多,但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而11月至次年4月则为旱季,降雨少有,蒸发量大,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农业灌溉用水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长期以来,鹤庆人民饱受干旱之苦, “十年九旱”是这片土地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缺水的困境,鹤庆人民世代努力,修建了大量的引水渠、水库等水利设施,但由于工程规模小、标准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世纪90年代,随着鹤庆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鹤庆可持续发展的较大瓶颈。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鹤庆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建设鹤庆七平水利工程的重大决策,开启了鹤庆水利建设的新篇章。

二、工程概况:高原上的“水利奇迹”

鹤庆七平水利工程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云南省迄今为止投资规模较大、建设难度较高的水利工程,被誉为高原上的“水利奇迹”。

该工程位于鹤庆县境内,以“引金济鹤”为核心,通过隧洞将金沙江水引入鹤庆坝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一座水库:马厂箐水库,总库容1.02亿立方米;

三级提水泵站:一级泵站位于金沙江边,二级泵站位于马厂箐,三级泵站位于七坪;

一条输水隧洞:全长44.9公里,其中隧洞38.6公里,是云南省最长的输水隧洞;

配套灌溉工程:新建和改造灌区骨干渠系105公里,田间配套工程2.2万亩。

工程总投资约70亿元,于2008年开工建设,2017年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三、工程意义:滋养高原明珠的“生命之渠”

鹤庆七平水利工程的建成,结束了鹤庆县城及坝区长期以来依靠抽取地下水和望天水的历史,对鹤庆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缓解水资源短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鹤庆县城及坝区供水1.1亿立方米,可解决鹤庆县城及坝区15.8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为鹤庆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2.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工程的建成,使鹤庆坝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鹤庆县依托水利工程,大力发展优质稻、蔬菜、水果、花卉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工程的实施,有效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地下水位得到明显回升,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鹤庆县依托水利工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环境。

4. 推动旅游发展,提升城市品位

鹤庆七平水利工程本身就是一个集工程、生态、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资源。工程的建成,为鹤庆县发展旅游业增添了新的亮点,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四、工程精神: 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生动体现

鹤庆七平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曲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壮丽史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广大建设者克服了高寒缺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等重重困难,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奇迹,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

五、未来展望:描绘人水和谐新画卷

鹤庆七平水利工程的建成,不仅解决了鹤庆县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树立了人水和谐的典范,为其他地区的水利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鹤庆县将继续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鹤庆七平水利工程为依托,不断加强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幸福新鹤庆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描绘人水和谐的新画卷。

鹤庆七平水利工程是鹤庆人民的“生命之渠”,是鹤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之水”。它不仅滋养着鹤庆的土地,更滋养着鹤庆人民的心灵。

上一篇:消防工人施工合同,保障权益,安全施工的关键
下一篇:张掖中标项目,解读政策、剖析案例、助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