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水利项目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利项目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开挖、填筑、弃渣等活动会扰动原地貌和植被,改变水土流失的动力学过程,若水土保持措施不当,极易引发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因此,加强水利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 什么是水利项目水土保持?

2. 水利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危害有哪些?

3. 水利项目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 如何有效地进行水利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一、什么是水利项目水土保持?

水利项目水土保持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预防和减轻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的综合性技术活动。其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水利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危害有哪些?

1. 水利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

扰动范围广,强度大: 水利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开挖、填筑、弃渣等活动会对原地貌和植被造成大面积扰动,水土流失强度远高于自然侵蚀。

危害集中,影响深远: 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和工程初期,但其影响往往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危及工程安全和效益发挥。

区域差异性大: 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其水土流失的特点和规律存在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

2. 水利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

破坏土地资源: 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耕地面积减少,影响农业生产。

淤积河道、水库: 流失的泥沙会淤积河道、水库,降低行洪能力,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破坏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会导致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影响工程安全: 水土流失会造成边坡失稳,基础冲刷,危及工程安全。

三、水利项目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水利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1. 工程措施:

排水工程: 设置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井等,拦截和疏导地表径流,防止水流冲刷。

护坡工程: 对开挖和填筑边坡进行防护,常用的护坡形式有浆砌石护坡、混凝土护坡、生态袋护坡等。

拦渣工程: 设置拦渣坝、沉沙池等,拦截和沉淀泥沙,减少入河泥沙量。

2. 植物措施:

植被恢复: 在工程扰动区域进行植树种草,恢复植被覆盖,增强水土保持能力。

边坡绿化: 在边坡上种植草坪、灌木等,起到护坡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3. 临时措施:

覆盖措施: 在施工期间,对裸露地表进行覆盖,常用的覆盖材料有彩条布、土工布、秸秆等。

临时排水: 在施工期间,设置临时排水沟,及时排走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

四、如何有效地进行水利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1. 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审批: 水利项目开工前,必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区域水土流失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

2. 强化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和验收: 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工程完工后,要及时组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确保其质量和功能符合要求。

3. 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和评估: 对水利项目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评估水土保持措施的 effectiveness,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4. 强化水土保持宣传教育: 加强对水利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技术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水土保持意识和责任意识。

水利项目水土保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只有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原则,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道路刷黑工程施工协议, 全面解读与注意事项
下一篇:谯城区农田改造项目中标,解读政策红利,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