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合肥引江水利工程,润泽江淮大地的世纪工程

合肥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项目之一,也是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号工程”。本文将从工程概况、建设意义、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详细介绍合肥引江水利工程,展现其作为一项世纪工程的巨大价值和深远影响。

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长期以来,淮河中游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一直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国家规划建设了合肥引江济淮工程,旨在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 合肥引江水利工程概况

合肥引江济淮工程,简称“引江济淮”,是一项跨流域、跨区域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起点位于长江干流安徽省巢湖市枞阳县,终点位于淮河干流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途经安徽、河南两省,涉及合肥、六安、滁州、淮南、蚌埠、阜阳等10个市,供水范围覆盖面积3.5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5000多万。

2.1 工程组成

引江济淮工程主要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淮水北调三大部分组成:

引江济巢: 从长江下游引水至巢湖,补充巢湖水资源,并向合肥市供水。

江淮沟通: 开辟长江与淮河之间的水运通道,并向沿线城镇供水。

淮水北调: 将淮河水北送至皖北和豫东地区,解决缺水问题。

2.2 主要建设内容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工程、枢纽工程、输水工程、灌溉排涝工程等,其中:

新建、扩建输水河道668公里

新建、改建泵站15座

新建、改建水闸17座

新建大型渡槽、倒虹吸等跨河建筑物120余座

2.3 工程投资与建设工期

引江济淮工程总投资约900亿元,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5年全面建成通水。

三、 合肥引江水利工程的重大意义

合肥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生态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3.1 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短缺

淮河中游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将每年从长江引水10亿立方米,可有效缓解皖北和豫东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供水保障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3.2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引江济淮工程将有效改善巢湖、淮河水质,促进水生态环境修复,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同时,工程还将建设生态廊道,恢复湿地,构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3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引江济淮工程将为皖北和豫东地区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四、 合肥引江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

引江济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4.1 加强水环境保护

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建设完善的水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水质监测和预警。

开展水生态修复,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

4.2 加强水土保持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加强植被恢复,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建设生态护坡,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4.3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避免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建设生态廊道,为野生动物迁徙提供通道。

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珍贵而少有濒危物种。

五、 合肥引江水利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

合肥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5.1 促进农业发展

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提高农业灌溉保证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

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5.2 推动工业发展

为工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吸引企业投资落户。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节水型工业。

促进工业园区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5.3 促进城镇发展

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供水保障,提高城镇化水平。

改善城镇水环境,提升城镇品质。

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

5.4 改善民生

解决沿线地区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合肥引江济淮工程是解决淮河中游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性措施,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工程,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工程。工程的建成将为安徽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安卓画建筑制图软件哪个好用(餐厅建筑制图软件哪个好用)
下一篇:合肥万科中标项目,深耕江淮,共筑城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