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吉林省红水利工程,蓄水兴农,造福桑梓

吉林省红水利工程,又称红石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吉林省蛟河市境内。工程建成后,对于保障吉林省东部地区粮食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概况

红水利工程总投资约150亿元,工程主体是一座混凝土重力坝,坝高77米,坝顶长1200米,总库容约24亿立方米。工程配套建设了输水渠系、灌区配套工程、发电站等设施。

工程效益

1. 灌溉效益

红水利工程建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积约130万亩,覆盖吉林省东部通化、白山、延边等多个市(州)的8个县(市、区)。灌溉工程的实施,将极大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2. 防洪效益

红水利工程具有良好的防洪能力,可控制红石河上游流域约1.2万平方公里的洪水。工程建成后,将有效降低红石河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 发电效益

红水利工程配套建设了装机容量为12万千瓦的发电站,年发电量约5.5亿千瓦时。发电收入可为工程的运行维护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清洁能源。

4. 航运效益

红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形成约100公里的通航航道,可通航500吨级船舶。航道的开通将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沿线经济增长。

工程建设

红水利工程于2010年开工建设,历经10余年的艰苦奋战,于2023年全面建成投用。工程建设过程中,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等重重困难,展现了中国水利工程建设者的智慧和魄力。

工程意义

红水利工程是一项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其建成投用对于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工程将有效缓解吉林省东部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将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

吉林省红水利工程是一座造福桑梓的重大水利工程,其建成投用将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工程的实施,不仅将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安全,而且将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沿线经济增长,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建筑合同中的绿眼条款,全面的指南
下一篇:光伏代建合同,全方位解读,规避风险,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