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泰安市的水利工程,守护绿水青山,润泽齐鲁大地

泰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依傍着巍峨的泰山,孕育着古老的文明。而水,作为生命之源,滋养着这片土地,也见证着泰安的发展。千百年来,泰安人民深谙“兴水利、除水害”的道理,不断探索,辛勤耕耘,建设了一批又一批重要的水利工程,为城市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 泰安水利:历史沿革与现状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与淮河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历史上,泰安市饱受旱涝灾害的侵袭,水资源短缺问题也一直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泰安市历代都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就在泰山脚下修建了艾山拦河坝,用于灌溉农田。明清时期,泰安市又陆续修建了王母池、黑龙潭等水库,并对泰山周边的河道进行了治理。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的水利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横穿泰安的京杭大运河得到有效治理,大型水库如宁阳泗汶河水库、东平湖等相继建成,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问题。泰安市还积极开展了农田水利建设、河道治理、水土保持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泰安市已经形成了以大型水库为骨干,中小型水库、塘坝为补充,河道、渠系相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为保障城市供水、农业灌溉、防洪抗旱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重点工程:泰安水利建设的硕果

在泰安市众多水利工程中,以下几个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1. 宁阳泗汶河水库: 位于宁阳县境内,是山东省较大的水库,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该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696平方公里,总库容52.2亿立方米,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被誉为“鲁西南人民的幸福之源”。

2. 东平湖: 位于东平县境内,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近年来,泰安市积极推进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了湖滨带生态修复、湿地恢复、水污染防治等一系列工程,使东平湖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成为了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

3. 泰山区域水库群: 泰山地区分布着大小水库200余座,形成了独特的“高山水库群”。这些水库不仅为泰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水源保障,也为泰安市区供水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泰安市积极推进泰山水库群的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建设美丽泰山贡献力量。

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泰安段: 作为国家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途经泰安市境内100多公里。泰安市高度重视该工程建设,克服重重困难,高质量完成了穿黄工程、穿铁路工程、穿高速公路工程等一系列控制性工程建设任务,为南水北调工程顺利通水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 未来展望:科技赋能,智慧水利助力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时代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泰安市将继续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

1.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格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河道生态治理和修复,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

3. 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构建完善的水利监测预警体系,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水资源调配能力。

4. 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水利投融资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泰安水利,任重道远。

上一篇:工地工具领用清单(工地材料出入库管理工具领用)
下一篇:建筑工程资料审核人的工作职责(建筑工程资料审核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