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甘肃,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节点。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甘肃复杂多样的地质环境也为高速公路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甘肃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的特点、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工程措施,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二、甘肃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概况
2.1 地形地貌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势总体呈西南高,东北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包括:
高山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西倾山等山脉纵贯全省,海拔高,地形起伏大,切割强烈。
黄土高原:陇东、陇中地区广泛分布着黄土原、梁、峁等典型地貌,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
河谷盆地:黄河、渭河、泾河等河流在甘肃境内形成了河西走廊、陇中盆地等重要地形单元,地势相对平坦。
沙漠戈壁:河西走廊西部和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戈壁,气候干旱,风沙活动频繁。
2.2 地层岩性
甘肃出露的地层从太古宙到第四纪均有分布,岩性复杂多样,主要包括:
岩浆岩: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北山等地区,以花岗岩、闪长岩等酸性岩为主。
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主要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变质岩:主要分布于北山、祁连山等地区,以片麻岩、大理岩等为主。
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主要分布于河谷、盆地、黄土高原等地区,以黄土、冲洪积层为主。
2.3 地质构造
甘肃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处多个构造单元交汇部位,构造活动强烈,主要构造体系包括:
阿尔金走滑断裂系:是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断裂,也是中国大陆上最长的左旋走滑断裂带之一,对甘肃地质构造格局起着控制性作用。
祁连山-六盘山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重要构造边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
河西走廊构造带:位于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六盘山构造带之间,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发育一系列褶皱和断裂。
三、甘肃高速公路工程地质面临的主要问题
复杂的地质环境为甘肃高速公路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地震灾害
甘肃位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较强烈的地区之一,历史地震频繁,破坏性强。高速公路建设必须考虑地震安全性,加强抗震设计,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地震灾害风险。
3.2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甘肃山区面积广阔,地形起伏大,加之降雨集中,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3 黄土湿陷性
甘肃陇东、陇中地区广泛分布着黄土,具有湿陷性,遇水后强度降低,易发生沉降变形,对路基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3.4 岩溶发育
甘肃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岩溶发育强烈,易形成溶洞、暗河等地下岩溶形态,给隧道工程建设带来巨大困难。
3.5 风沙危害
河西走廊西部和北部的沙漠戈壁地区,风沙活动频繁,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和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四、甘肃高速公路工程地质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甘肃高速公路工程地质面临的挑战,应采取以下工程措施:
4.1 加强地质勘察
开展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工程区域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4.2 优化线路选取
在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优化线路走向,避开或绕开不良地质地段,减少工程建设风险。
4.3 合理选取建筑材料
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取建筑材料,例如在黄土地区采用灰土、水泥土等进行路基处理,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
4.4 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
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处理,例如:
抗震设计:根据地震烈度要求,加强桥梁、隧道等结构的抗震设计,提高工程抗震能力。
边坡防护:采用锚杆、格构梁、抗滑桩等工程措施对不稳定边坡进行支护,防止滑坡、崩塌灾害的发生。
排水工程: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路基、边坡的地下水和地表水,防止水土流失和边坡失稳。
防风固沙:在风沙危害区段,设置草方格沙障、尼龙网沙障等防风固沙设施,减少风沙对公路的危害。
4.5 加强监测预警
对重点地段和重要工程部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工程变形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建立健全预警机制,确保工程安全。
五、甘肃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发展趋势
5.1 数字化、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提高工程效率和安全水平。
5.2 绿色环保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绿色环保的施工工艺和材料,较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3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智能监测、预警和处置。
甘肃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机遇。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建设更加安全、环保、高效的高速公路,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