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合同解析,掌握工程建设“游戏规则”,规避风险,保障权益
一级建造师考试中,合同管理是重点考察内容之一。本文将深入浅出地解析一建合同相关知识点,涵盖合同法律基础、工程建设常用合同类型、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索赔、风险管理等方面,帮助考生全面掌握一建合同精髓,轻松应对考试,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合同知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一、合同法律基础:夯实根基,稳固大厦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了解合同法律基础知识,是学习一建合同管理的前提,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合同的本质和特征,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 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订立需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则是对要约的同意。
2. 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效力包括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
3. 合同的履行: 合同履行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实现各自权利、义务的过程。
4. 合同的变更: 合同变更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当事人双方协商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的行为。
5. 合同的解除: 合同解除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因法定事由或当事人协议,使合同关系消灭的行为。
6. 合同违约责任: 合同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工程建设常用合同类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工程建设领域涉及的合同类型众多,了解常用合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有助于考生在实际工作中选取合适的合同类型,规避风险。
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是指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完成商定的施工工程,
特点: 双务、有偿、诺成、要式
主要内容: 工程范围、工期、质量、造价、结算、违约责任等
2.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是指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完成商定的设计任务,
特点: 智力成果、技术服务
主要内容: 设计依据、设计范围、设计深度、设计费、设计周期、知识产权等
3.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 是指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为完成商定的监理业务,
特点: 服务性、独立性
主要内容: 监理范围、监理工作内容、监理权限、监理费用、违约责任等
4.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是指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完成商定的勘察任务,
特点: 技术密集型、风险性
主要内容: 勘察范围、勘察工作内容、勘察成果、勘察费用、违约责任等
三、合同签订:步步为营,防患未然
合同签订是工程建设项目启动的关键环节,也是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
1. 合同谈判: 合同谈判是当事人之间为达成协议而进行的磋商过程,是合同签订的前提。
重点关注: 合同标的、合同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违约责任等核心条款。
2. 合同文本选取: 选取合适的合同示范文本,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常用示范文本: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2)等。
3. 合同条款审查: 对合同条款进行逐条审查,确保条款清晰、明确、完整,避免歧义和漏洞。
重点审查: 权利义务条款、风险责任条款、争议解决条款等。
4. 合同签署盖章: 按照法律规定签署盖章,确保合同合法有效。
四、合同履行:步步为营,保质保量
合同履行是实现合同目的的关键阶段,也是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
1. 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当事人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履行各自的义务,不得无故拖延或拒绝履行。
2. 重视沟通协调: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和争议,当事人应及时沟通协调,协商解决问题,避免矛盾激化。
3. 做好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证据收集: 及时收集、总结、保存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相关证据,如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量确认单、验收记录等,以便在发生争议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合同变更: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合同变更在所难免。 合同变更管理的关键在于规范变更程序,明确变更责任,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1. 合同变更的条件:
法律规定
合同约定
当事人协商一致
2. 合同变更的程序:
提出变更申请
审查变更申请
协商确定变更内容
签订变更协议
3. 合同变更的效力:
经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的变更有效
未经协商一致或未签订书面协议的变更无效
六、索赔:维护权益,争取合理补偿
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违约或其他原因遭受损失时,依法向对方提出经济或时间补偿的要求。
1. 索赔的类型:
工期索赔
费用索赔
2. 索赔的成立条件:
索赔事件的发生必须是由于对方违约或其他非自身原因造成
索赔事件必须造成自身实际损失
必须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提出索赔
3. 索赔的程序:
发出索赔意向通知
提交索赔报告
协商解决
仲裁或诉讼
4. 索赔的证据:
合同文件
工程变更文件
现场记录
费用支出证明
七、合同风险管理: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合同风险管理贯穿于合同管理的全过程,是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双方利益的重要手段。
1. 风险识别: 通过对项目背景、合同条款、履约环境等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2. 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 风险应对: 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风险自留等。
4. 风险监控: 对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及时调整应对策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一建合同管理知识点繁多,但只要考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就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希望本文能帮助考生系统掌握一建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规避风险,保障权益,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