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广西水利类民生综合工程,惠泽八桂,润泽民生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和战略性产业。广西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大区,近年来,高度重视水利类民生综合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围绕广西水利类民生综合工程展开,介绍其主要内容、实施意义以及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广西水利类民生综合工程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广西水利类民生综合工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主要包括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大石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

农田水利工程: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主要包括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山区“五小水利”工程等。

防洪抗旱减灾工程: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主要包括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重要堤防加固、水库除险加固等。

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等。

二、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广西水利类民生综合工程建设?

大力推进广西水利类民生综合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水利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共生,维护生态安全。

三、广西水利类民生综合工程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大力推进水利类民生综合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截至2020年底,广西累计解决2149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提前超额完成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累计建成各类灌溉工程2.5亿亩,有效灌溉面积1.8亿亩,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52%。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72.5%。

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累计治理中小河流4700公里,完成23座大型灌区、114座中型灌区和2.7万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主要江河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90%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

四、广西水利类民生综合工程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未来,广西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前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水网,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具体来说,未来广西水利类民生综合工程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提高水利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强化河湖生态保护,建设美丽幸福河湖。

深化水利改革创新: 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激发水利发展活力。

水利类民生综合工程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

上一篇:连州造价询问资质申请指南,助您轻松跨越资质门槛
下一篇:建筑环保项目承包项目招商(建筑环保项目承包施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