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吉林水利枢纽工程,守护江城,润泽白山松水

吉林水利枢纽工程,坐落于松花江上游,吉林市丰满区境内,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在松花江上建设的第一座水利枢纽工程,它不仅守护着江城吉林市的安澜,更滋养着白山松水间广袤的土地,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工程概况:历史的积淀,时代的担当

吉林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和努力。早在1937年,日本侵略者就开始了对丰满水电站的建设,企图掠夺我国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松花江的治理开发,于1955年10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吉林水利枢纽工程,并于1960年7月27日实现第一台机组发电,标志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1. 主要建筑物:

拦河大坝: 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16.5米,较大坝高90.3米,坝顶长度1080米。

泄洪设施: 由13个泄洪孔组成,较大泄洪量为15700立方米/秒。

水电站: 装机容量11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45亿千瓦时。

通航建筑物: 由单线一级船闸和升船机组成,设计年通过能力为50万吨。

2. 工程规模:

总库容107.8亿立方米。

控制流域面积18.4万平方公里。

工程等级为一级,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

二、 防洪效益:固若金汤,守护江城安澜

吉林水利枢纽工程地处松花江干流,是松花江流域防洪体系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保障吉林市及下游地区防洪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调节洪水:

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拦截上游来水,将洪峰流量削减一半以上,极大地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据统计,自工程建成以来,已成功防御多次特大洪水,有效保障了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降低洪水位:

通过科学调度,吉林水利枢纽工程可有效降低吉林市区段的洪水位,为城市防洪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3. 提高防洪标准:

工程的建成,使吉林市的防洪标准由过去的20年一遇提高到现在的100年一遇,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防洪能力。

三、 综合效益:润泽千里,惠及千家万户

吉林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是一座防洪工程,更是一座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在发电、灌溉、供水、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发电:

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吉林水利枢纽工程年均发电量45亿千瓦时,为吉林省及周边地区提供了清洁、可靠的电力保障。

2. 航运:

工程的通航设施,结束了松花江吉林段不通航的历史,打通了松花江航运通道,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3. 灌溉:

吉林水利枢纽工程每年可为下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4. 供水:

工程为吉林市及周边地区提供了可靠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水源,保障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 旅游:

吉林水利枢纽工程雄伟壮观的景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了吉林市重要的旅游景点。

四、 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吉林水利枢纽工程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1. 加强水环境保护:

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开展水质监测。

加强水库水质污染防治,控制入库污染物排放。

开展水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水库生态系统功能。

2. 保护生物多样性:

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恢复库区鱼类资源。

保护库区湿地生态系统,为水鸟提供栖息地。

加强库区植被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3. 推进绿色发展:

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发展生态旅游,打造绿色旅游品牌。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五、 未来展望:继往开来,谱写新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吉林水利枢纽工程将继续发挥防洪、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为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 加强工程安全运行管理:

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加强工程设施维护,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2. 深入挖掘工程综合效益:

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水库生态旅游发展,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加强水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水利精神。

3. 推动工程高质量发展: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工程国外影响力。

以科技创新为带领,推动工程高质量发展。

吉林水利枢纽工程,这座屹立在松花江上的丰碑,记录着新中国水利事业的辉煌历程,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上一篇:瑞安水利打井工程招聘网,解答您的所有疑问
下一篇:道路建设工程ppp项目,模式、案例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