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鹿邑县水利工程,守护豫东粮仓,润泽美好生活

鹿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是老子故里、道教祖庭,也是较高生态示范区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豫东粮仓”的美誉。然而,地处淮河流域的鹿邑县,也面临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发等挑战。为了守护这片沃土,造福一方百姓,鹿邑县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探索水资源高效利用,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鹿邑县水利工程发展历程:千年传承,砥砺前行

鹿邑县水利工程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提出了“上善若水”的治水理念。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鹿邑人民,不断与水旱灾害作斗争,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积累了宝贵的治水经验。

1. 古代水利工程:

引黄灌溉工程:早在战国时期,鹿邑县就开始利用黄河水进行灌溉,并修建了多条引黄渠系。

湖泊蓄水工程:鹿邑县境内分布着大小湖泊数十个,古人通过修筑堤坝、疏浚河道等方式,对湖泊进行蓄水和调控,用于灌溉和防洪。

水井灌溉工程:在缺乏地表水源的地区,鹿邑人民开挖了大量的水井,用于灌溉农田。

2. 近现代水利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 鹿邑县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先后建成了涡河、惠济河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以及 numerous 中小型水库、塘坝、灌区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抗旱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 鹿邑县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项目,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二、鹿邑县水利工程现状: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鹿邑县已形成“五纵四横”的骨干河道和“五湖连珠”的湖泊水系格局,建成各类水库28座、塘坝1.3万座,有效灌溉面积达100万亩,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1. 防洪工程体系: 以涡河、惠济河、沙颍河等主要河流为骨干,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堤坝体系,有效控制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大型水库: 如涡河、惠济河等大型水库,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小河流治理: 对县域内中小河流进行系统治理,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建设水利设施,增强了河流的排洪能力。

2. 灌溉工程体系: 以大型灌区为主,结合中小型水库、塘坝等,形成了覆盖全县大部分耕地的灌溉网络。

大型灌区: 如涡北灌区、惠济河灌区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障。

高效节水灌溉: 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3. 饮水安全工程: 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集中供水工程: 建设了多个水厂和供水管网,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

分散式供水工程: 在偏远地区,建设了分散式供水工程,解决当地居民的饮水问题。

三、鹿邑县水利工程发展方向: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面对新时代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鹿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幸福的现代化鹿邑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

1. 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水资源节约利用。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控制用水总量。

推进农业节水: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应用喷灌、滴灌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加强工业节水: 推广应用节水工艺和设备,鼓励企业循环用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倡导全民节水: 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水意识,营造节约用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2. 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加强河湖管理保护: 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河湖巡查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侵占河道等行为。

推进水生态修复: 开展河湖生态治理修复,恢复河湖生态功能,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加强水土保持: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减少土壤侵蚀,保护水土资源。

3. 加强智慧水利建设,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

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数字孪生流域,实现水资源的智能化管理。

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 建设水利信息化平台,实现水资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应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鹿邑县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水利投入,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幸福的现代化鹿邑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让“上善若水”的理念在鹿邑大地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上一篇:建筑工程合同的内容及管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课程费用和内容)
下一篇:梅州市公路工程队,筑路先锋,奉献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