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工程,西南地区水利建设的里程碑

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是西南地区较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工程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赤水河下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和供水为主,兼顾航运和生态环境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工程概况

1. 工程规模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由大坝、电站、输水系统和防洪调蓄库等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高122.5米,坝顶长491.8米,坝体容积1700万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亿千瓦时。输水系统总长约200公里,可将水库水调至赤水河中游地区,解决当地工业用水、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防洪调蓄库库容约14亿立方米,可有效控制赤水河洪水,减轻下游地区洪涝灾害。

2. 工程效益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发挥以下主要效益:

防洪安全:工程可控制赤水河上游95%的洪水,有效减轻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发电效益:电站年发电量约50亿千瓦时,可为贵州省及周边地区提供清洁、稳定的电力供应。

灌溉效益:工程可灌溉赤水河中游地区约40万亩农田,有效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

供水效益:工程可为遵义市及周边地区提供稳定的供水,满足当地工业、城市和生活用水需求。

航运效益:工程建成后,可改善赤水河航运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工程可改善赤水河生态环境,恢复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工程建设

1. 建设历程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于2004年开工建设,历时12年,于2016年建成投产。工程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诸多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国内外先进技术。

2. 技术创新

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包括:

高坝混凝土温控技术:采用先进的混凝土温控技术,控制大坝混凝土温升,确保坝体质量和安全。

特长引水隧洞施工技术:采用全断面机械化开挖技术,成功穿越复杂地质条件,开挖了总长约200公里的特长引水隧洞。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提高坝体抗渗性和耐久性。

3. 环境保护

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

生态补偿:实施生态补偿措施,保护受工程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

水土保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库水质。

环境监测: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工程运营

1. 运行管理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由贵州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工程运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2. 效益发挥

工程建成后,各项效益逐步显现,有效发挥了防洪、灌溉、供水和生态等综合效益。工程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3.后续规划

未来,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优化运行管理,发挥更大效益。同时,将探索创新利用工程资源,发展水电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是西南地区水利建设的里程碑,是一座集防洪、灌溉、供水、航运和生态环境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有效保障了流域防洪安全,提供了清洁稳定的电力供应,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满足了城市供水需求,促进了航运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西南地区水利建设的典范。

上一篇:市政工程铭牌图片,定义、重要性和设计指南
下一篇:公路摊铺工程,打造平坦通途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