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合同价组成:深度解析与实务指南
建筑施工合同价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核心,其合理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各方利益的保障。本文将深入解析建筑施工合同价的构成要素,探讨不同计价模式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结合实际案例提供实务操作指南,帮助读者全面掌握建筑施工合同价的精髓。
一、建筑施工合同价概述
建筑施工合同价是指发包人和承包人在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的,承包人承包工程应予完成的全部工作所需的费用总和。它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依据,也是结算工程款和处理合同争议的法律依据。
1. 合同价的重要性:
对发包人: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确保项目投资效益。
对承包人: 明确工程结算依据,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对工程建设: 促进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
2. 合同价的特征:
法定性: 合同价的确定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约定性: 合同价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共同约定。
完整性: 合同价应包含完成工程所需的全部费用,不得漏项或重复计价。
动态性: 合同价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建筑施工合同价的组成
根据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的规定,建筑施工合同价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分部分项工程费
定义: 指完成工程量清单中所列的各项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费用。
计算方法: 分部分项工程量 × 分部分项工程单价
组成:
人工费:完成工程所需的人工成本,包括工资、福利、保险等。
材料费:完成工程所需的材料成本,包括材料原价、运输费、采购保管费等。
施工机具使用费:完成工程所需的施工机械使用成本,包括租赁费、折旧费、燃料动力费等。
企业管理费:承包人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等。
利润:承包人为完成工程所获得的合理利润。
2. 措施项目费
定义: 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技术、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
计算方法:
措施项目清单计价:根据措施项目清单中列明的项目和工程量,乘以相应的综合单价计算。
综合单价法:将措施项目费用包含在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中。
常见措施项目:
临时设施费:为施工准备、组织和完成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搭建、维护、拆除费用。
安全文明施工费:为保障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所采取的措施费用。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运输、安装、拆卸费用。
二次搬运费:由于设计变更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材料、构件二次搬运费用。
3. 其他项目费
定义: 指除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以外,为完成工程项目应由建设单位支付的费用。
组成:
暂列金额:用于工程合同签订时尚未确定或不可预见的所需材料、设备、服务的采购。
专业工程暂估价:专业工程内容由于尚未确定或未完成设计等原因,暂时无法准确计算的费用。
计日工:由于设计变更或其他原因,需要按照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使用费进行结算的费用。
特点: 其他项目费具有不确定性,需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规费
定义: 指政府部门依法征收的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费用。
组成:
工程定额测绘费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程质量监督费
计算方法: 通常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费率,以人工费、材料费或工程造价为基数计算。
5. 税金
定义: 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计算方法: 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税率,以不含税工程造价为基数计算。
合同价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措施项目费 + 其他项目费 + 规费 + 税金
三、建筑施工合同计价模式
建筑施工合同计价模式是指确定合同价格的方式和方法,常见的计价模式包括:
1. 工程量清单计价
定义: 以工程量清单作为报价基础,由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根据自身情况对清单项目进行报价,最终形成合同价格的计价模式。
特点:
公开透明,便于公平竞争。
风险分担明确,有利于控制造价。
需要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和合理的清单计价规范。
适用范围:
政府投资项目
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设计方案成熟的项目
2. 固定总价合同
定义: 在合同签订时确定一个固定不变的合同总价,无论实际发生的工程量或成本如何变化,承包人都必须按照固定总价完成工程的计价模式。
特点:
发包人风险小,造价控制明确。
承包人风险大,需要进行详细的成本估算。
适用范围:
工程量小、工期短的项目
设计方案简单、变更可能性小的项目
承包人经验丰富、风险承受能力强的项目
3. 成本加酬金合同
定义: 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加上预先约定的酬金作为合同价格的计价模式。
特点:
发包人风险大,需要对承包人成本进行严格的审核。
承包人风险小,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
适用范围:
工程量大、工期长、技术复杂的项目
设计方案不成熟、变更可能性大的项目
双方合作关系良好、互相信任的项目
四、建筑施工合同价编制实务指南
1.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
2. 准确计算工程量
仔细阅读图纸和设计说明,了解工程内容和技术要求。
使用正确的计算规则和方法,确保工程量计算准确无误。
对计算结果进行复核,避免出现漏项或重复计算。
3. 合理确定单价
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价格水平,收集相关材料、人工、机械台班等价格信息。
企业定额:根据企业自身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企业定额。
综合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市场价格和企业定额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合理的单价。
4. 规范编制合同文件
合同条款清晰明确,避免出现歧义。
合同附件齐全,包括工程量清单、单价表、支付方式等。
双方签字盖章,确保合同合法有效。
5. 重视合同变更管理
及时办理变更手续,避免产生经济纠纷。
对变更内容进行详细记录,作为结算依据。
双方协商一致,对变更费用进行确认。
五、案例分析
案例: 某建设单位拟建一座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合同工期为360天。
合同价组成分析:
| 费用构成 | 金额(万元) | 备注 |
|---|---|---|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5000 | 包括土建、安装、装饰等工程 |
| 措施项目费 | 300 | 包括临时设施费、安全文明施工费等 |
| 其他项目费 | 200 | 包括暂列金额、专业工程暂估价等 |
| 规费 | 100 | 包括工程定额测绘费、社会保险费等 |
| 税金 | 200 | |
| 合计 | 5800 | |
实务操作建议:
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深度和项目划分。
承包单位应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
双方应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问题,避免发生经济纠纷。
建筑施工合同价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核心,其合理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各方利益的保障。本文从合同价概述、组成、计价模式、编制实务指南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掌握建筑施工合同价的精髓,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片区开发项目中标汇总公示
下一篇:施工月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