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建筑购买合同

建筑购买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出卖人)将一栋建筑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另一方(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协议。与一般的房屋买卖合同不同,建筑购买合同的标的物仅限于建筑物本身,不包括其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权。在实践中,建筑购买合同通常用于以下情况:

土地和建筑物分属不同所有权主体,买方只购买建筑物。

出于特定目的,例如拆迁补偿,仅需转移建筑物所有权。

一、合同主体

建筑购买合同的当事人包括:

出卖人: 指拥有建筑物所有权,并将其出售给买受人的一方。出卖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买受人: 指支付价款,取得建筑物所有权的一方。买受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合同标的物

建筑购买合同的标的物是建筑物,包括房屋、厂房、仓库等地面上的建筑物。需要注意的是,合同标的物不包括建筑物占用的土地使用权。

三、合同主要条款

一份完整的建筑购买合同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条款:

(一) 当事人信息

出卖人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等;

买受人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等。

(二) 标的物情况

建筑物的名称、坐落位置、建筑面积、结构、用途、现状等;

建筑物的附属设施,如水、电、暖、气、通讯等配套设施情况;

建筑物的产权证明文件,如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等。

(三) 价款及支付方式

建筑物的总价款;

支付方式,如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等;

付款时间和地点;

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

(四) 交付时间和方式

建筑物的交付时间;

交付方式,如实际交付、象征性交付等;

交付地点。

(五) 质量保证和瑕疵担保责任

建筑物的质量标准;

出卖人对建筑物质量的保证期限;

建筑物存在瑕疵的,出卖人应承担的维修、更换、退货等责任。

(六) 税费承担

明确买卖双方各自应承担的税费种类及比例,例如契税、印花税等。

(七) 违约责任

明确各方违反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例如违约金、赔偿金等。

(八) 争议解决方式

约定的解决争议的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九) 合同生效

明确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时间。

(十) 其他条款

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例如合同的份数、附件等。

四、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

在签订建筑购买合同时,双方当事人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 审查对方主体资格

审查对方是否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例如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等。

(二) 核实建筑物信息

核实建筑物的权属状况,确认出卖人是否拥有合法的产权。

了解建筑物的实际状况,包括建筑面积、结构、用途、质量等。

查阅相关文件,如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土地使用权证等。

(三) 明确合同条款

明确合同各条款的具体内容,避免产生歧义。

特别注意价款、支付方式、交付时间、质量保证等关键条款。

(四) 签订书面合同

为了避免纠纷,建议签订书面合同,并妥善保管合同文本。

(五) 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合同签订后,双方应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建筑物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五、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房屋登记办法》

六、法律风险提示

建筑物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的风险:由于建筑物购买合同不包含土地使用权,买受人在使用建筑物时可能会受到土地所有权人的限制。

建筑物质量瑕疵的风险:买受人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建筑物的质量标准和瑕疵担保责任,避免因建筑物质量问题产生纠纷。

产权登记风险:买受人应及时办理产权转移登记手续,避免因产权不明确而产生纠纷。

建筑购买合同是一种特殊的买卖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当事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风险,并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公路管理局工程技术管理
下一篇:政府采购专项个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