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山西省水利厅项目部王学强:谈山西水利发展与挑战

问:王工您好,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山西省水利发展的基本情况?

王学强: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海河流域,是一个典型的“水少、水旱灾害频繁”的省份。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将其作为事关全省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

经过多年的努力,山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 建成了以万家寨、引黄入晋等骨干工程为支撑,以大型水库、重点中型水库为主体,小型水库、塘坝为补充,河道堤防、水土保持等工程相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

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农业灌溉面积稳步扩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镇供水保证率不断提高。

防洪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主要河流防洪标准不断提高,水库防洪调度能力持续增强,有效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

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水土流失治理取得积极成效,河湖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水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问:山西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王学强: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山西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水利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且降水集中在夏季,易引发洪涝灾害。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 多年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40%,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50%,远高于国外公认的20%的警戒线。

水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部分河流断流、水污染、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依然存在。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 部分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抗风险能力弱。

问:面对这些挑战,山西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

王学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山西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强度,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和生活方式。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推进引黄入晋、岳城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建设,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

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推进重点河流湖泊生态修复,维护河湖生态健康。

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加强水旱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完善水旱灾害防御预案体系,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深化水利改革创新: 深化水价改革,完善水权制度,健全水利投融资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问:您认为未来山西水利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王学强: 未来山西水利发展将紧紧围绕“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发展水经济”的目标,着力构建现代水网、打造幸福河湖,为建设美丽山西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构建现代水网: 以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为纲,以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为骨,以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为脉,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和谐美丽”的现代水网。

打造幸福河湖: 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为重点,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水文化“五水共治”,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目标。

发展水经济: 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以水生态环境改善为前提,以水利工程建设运营为载体,大力发展节水产业、水生态产业、水文化旅游等,促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上一篇:建筑业临时工协议问答
下一篇:南宁市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