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汉阳湖水利工程

汉阳湖水利工程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是长江中游干流上的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于1958年开工,1969年建成,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规模

汉阳湖水利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船闸、电站等主要建筑物。

大坝: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长1623米,较大坝高60.5米,坝顶宽13米。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共有15孔,每孔宽16.5米,较大泄流能力为28000立方米/秒。

船闸:位于大坝左岸,共有3级,较大单级船闸规模为280米×34米,可通过万吨级船舶。

电站:坝后式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70亿千瓦时。

功能

汉阳湖水利工程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防洪:工程可控制长江中游洪水,保护下游武汉市等城市的安全。

航运:工程建成船闸,改善了长江中游的航运条件,使万吨级船舶可直达武汉。

发电:工程电站可提供大量清洁能源,满足武汉及周边地区用电需求。

灌溉:工程可引水灌溉汉江流域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旅游:工程大坝和周边地区风景秀丽,是武汉市重要的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汉阳湖水利工程的建设历程如下:

1958年:工程开工建设。

1969年: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

1973年:工程增建120万千瓦电站,成为当时中国装机容量较大的水电站。

1998年:工程经历长江特大洪水考验,发挥了重要防洪作用。

2003年:工程进行扩建加固,提高了安全性能。

2016年:工程完成综合改造,进一步提升了防洪、航运、发电等功能。

经济效益

汉阳湖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防洪效益:工程有效控制了长江中游洪水,避免了武汉市等城市多次遭受洪涝灾害,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了经济损失。

航运效益:工程建成船闸后,改善了长江中游航运条件,使万吨级船舶可直达武汉,极大促进了武汉市的经济发展。

发电效益:工程电站可提供大量清洁能源,满足武汉及周边地区用电需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灌溉效益:工程可引水灌溉汉江流域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

社会效益

汉阳湖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改善民生:工程有效控制了洪水,改善了武汉市民的居住环境和安全感。

促进旅游:工程大坝和周边地区风景秀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生态保护:工程通过调节水流,改善了长江中游生态环境,保护了鱼类等水生生物。

文化遗产:工程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管理与维护

汉阳湖水利工程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汉阳河管理局负责管理和维护。管理局主要负责工程的运行、维修、安全巡查等工作,确保工程安全高效运行。

展望

汉阳湖水利工程在保障武汉市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工程的防洪、航运、发电等功能需求将不断增加。未来,工程将继续进行改造和提升,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公路资质要求有哪些项目
下一篇:乙级造价询问公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