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可售建筑面积计算规则「项目结算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项目可售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项目可售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详解
对于购房者来说,除了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价格和户型外,项目的可售建筑面积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那么,项目的可售建筑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什么是可售建筑面积?
定义可售建筑面积之前,需要先明确什么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楼层平面投影面积之和,包括室内墙壁面积、阳台面积、地下室面积等。
而可售建筑面积指的是除了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外,开发商可以售出给购房者的建筑面积。具体而言,可售建筑面积包括住宅的套内建筑面积和公共走廊等共用部分面积占用的部分。
如何计算可售建筑面积?
项目的可售建筑面积的计算通常是由开发商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的。计算公式如下:
可售建筑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 (公共走廊等共用部分面积 × 分摊系数)
其中,套内建筑面积是指购房者实际使用的住房内部面积,包括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私人使用空间。
公共走廊等共用部分面积是指所有住户共用的房屋内部空间,如走廊、楼梯、电梯间、储藏间等。分摊系数是指按照套内建筑面积和共用部分面积的比例进行划分,不同项目之间的分摊系数也可能有所不同。
为什么要了解可售建筑面积?
了解可售建筑面积对购房者来说非常有意义。首先,购房者可以通过此指标了解项目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避免“面积陷阱”的问题。其次,购房者还可以对比不同项目的可售建筑面积,衡量所购房产的性价比。
注意事项
对于购房者来说,了解可售建筑面积并不是万事大吉。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尽量选取信誉好的开发商和房产经纪人,以避免产生误导。
- 避免只看可售建筑面积而忽略实际使用面积。
- 了解分摊系数后,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实际使用面积和总价。
可售建筑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购房者在选取房产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对于开发商来说,也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计算,避免虚假宣传误导购房者,坚持诚信经营。
项目结算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在建筑工程中,项目结算建筑面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栋建筑中的每层建筑面积,是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谈判的重点。下面我们来看看项目结算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
计算范围
计算项目结算建筑面积时,包括所有的室内使用面积,如房间、走廊、楼梯、电梯间、储藏室、车库、幕墙内的室内隔断等。但不包括所有的露天空间、半露天空间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变电室、管道井、机房、设备房等非居住使用的空间、构成建筑物结构的墙厚等。
计算方法
项目结算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分为两种,分别是建筑师法和勘察设计法。
1. 建筑师法
建筑师法是指在建筑图纸中所标明的建筑面积。一般是以建筑外墙线的由面积和室内墙体的中心线为依据,要减去墙体厚度的一半。所以,建筑师法的计算公式为:
项目结算建筑面积 = 建筑外墙线一由面积 - 墙体厚度/2
2. 勘察设计法
勘察设计法是指勘察所得到实际的建筑面积。勘察设计法的计算公式为:
项目结算建筑面积 = 所有室内使用面积之和
注意事项
在计算项目结算建筑面积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 重力柜和防火墙
重力柜应当划入室内使用面积中。而防火墙应当与室内墙体分开计算,但需加以说明。
2. 夹层和地下室
夹层和地下室的面积也应当计算在项目结算建筑面积中。
3. 范围的界定
非居住建筑项目的计算范围应当包括所有的室内使用面积。而居住建筑则不包括露天阳台、走廊、护墙板、空调机房等非室内使用面积。
了解项目结算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对于买房和开发商之间的谈判实在是太重要了。相信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你已经对项目结算建筑面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