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ipd模式的建筑项目
IPD模式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在建筑项目中,往往需要多个团队的协作来完成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和建设。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确保团队之间的合作顺畅,时间紧凑,成本低廉,质量保证呢?这就需要采用一种专业、高效的合作模式。
这里介绍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项目中的制度化合作模式:集成式项目交付模式(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简称IPD)。
什么是IPD模式?
IPD模式是从“谁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做”三个方面来指导整个项目过程。它是一种综合化的解决方案,强调设计、工程和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间的协作和共同责任,以实现最终业主利益较大化。
具体而言,IPD模式将业主、设计团队、承包商和供应商纳入同一团队,共同承担设计、工程和建设风险,从而实现资源的较大化利用和流程的最小化。
IPD的优劣势
作为一种整体化和协作性极强的合作模式,IPD是建筑界热议的话题,其优缺点如下:
优势
1. 风险共担:每个参与者的风险和责任是平衡的。项目参与方可以通过IPD模式来减轻对自己的风险,应对潜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2. 时间和成本:IPD模式中承包商和设计师在建设过程中合作,可大大简化项目的时间和成本。
3. 质量:项目参与方之间的合作更为紧密,有助于确保项目的工作质量达到较优。
劣势
1. 内部合作难度:需要各种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员合作和协调。建立一个高度协作的团队可能会具有挑战性。
2. 缺乏标准化:IPD没有特别的标准和条款及其实现规则,有时候需要各方人员合作协商。
IPD模式如何应用于建筑项目?
在实际项目中,IPD模式需要建立在以下关键原则之上:
1. 合作性:为了实现IPD模式,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需要投入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并保持开放和协作的态度。
2. 透明性:需要确保团队中所有成员的参与,并公开财务,设计和工程决策。
3. 共同目标:所有项目数据都是公开的,并根据共同目标调整特定的利益,以实现最终业主的期望结果。
为了确保IPD模式的成功,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应该保持活跃和开放的态度,并且借助各种实用工具和技术,来实现其较好的协作状态。
在实践中,IPD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项目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在未来,它将继续得到发展和运用,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成功和创新。
上一篇:鄂州工程建筑总承包资质
下一篇:建筑资质在哪里交资料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