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建筑规范百科

建筑施工用工管理规范

在建筑施工中,用工管理规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用工管理,不仅可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也能保障劳动者权益和安全。以下为建筑施工用工管理规范。

一、用工形式规范

1. 确定用工形式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进度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用工形式,可以选取固定雇佣、外包或临时聘请等方式,但一定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并向劳动者明确。

2. 按照规定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雇佣关系的依据和权益保障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应当与雇佣单位签订书面或口头劳动合同,合法并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福利、休息休假以及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二、用工程序规范

1. 招聘程序规范

用工单位应当通过网上招聘、公开招聘或内部挑选等方式确定招聘流程,公开招聘时应当全面实施平等准则、竞争原则和择优录用原则,通过面试、资格审查、考察等多个环节筛选人员,做到择优录用。

2. 基本资料核实

用工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要加强对应聘者的审核,将其身份证、体检证明等相关证明资料全部统一存档管理,如出现虚假材料或其他问题及时予以处理,确保招聘流程公正合规。

三、劳动保障规范

1. 安全保障

建筑施工作为一项高风险性行业,用工单位应当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排专业安全人员负责工地安全管理,同时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发放劳保用品,做到安全教育、疏散演练和设施配备等全面落实。

2. 劳动保障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发放工资,确保工资数额透明、公开和及时到账,同时还需按照法律要求缴纳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保障劳动者权益和正当收益。

四、用工监督规范

1. 监督体系完善

用工单位应当建立完备的用工监督体系,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管,通过建立检查评估录音、录像等多种监督手段确保用工规范的落实。

2. 外部评估审核

用工单位需要定期向有关部门递交工程用工人数、工资支出等相关信息,接受监督考核和外部审核,以评估公司用工规范性和整体稳定性情况。

用工管理规范是建筑施工的基本保障措施,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规范、严谨、科学的用工管理制度,在用工安排、劳动保障、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精细化、规范化、严谨化的要求,确保劳动者权益和工程进度和质量。有关部门也应当发挥监督执法的作用,全面推进用工管理规范化的落实。

上一篇:建筑设计行业关注财务指标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