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建筑规范百科

建筑业营改增与项目法管理

近年来,建筑业的发展速度相当快,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更是成为了国外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平台。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建筑业营改增也成为了比较热门的话题,另外,随着项目法管理的逐渐推行,一些建筑项目的管理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业营改增与项目法管理对建筑业的影响。

建筑业营改增

建筑业营改增是指从现行的增值税征收模式转变为营业税征收模式。营业税是按照企业实际销售额征收的一种税。而增值税是在每个生产环节之间征收的一种税。营改增意味着建筑业不再按照材料加工环节的增值征税,而是按照全过程征税,纳税人只需按照实际营业收入支付税款,省去了之前材料加工环节缴纳税款的环节。由于建筑业规模大、涉及面广,营改增的实施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意味着重大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建筑业营改增的优势

建筑业营改增可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降低企业税负。原来的增值税征收模式是按照材料加工环节的增值征税,企业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税款,但是实际情况中,建筑业由于材料、设备和人力成本较高,导致税负较重。营改增后,纳税人只需按照实际营业收入支付税款,省去了之前材料加工环节缴纳税款的环节,企业的税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营改增可以提高建筑业的管理水平。营改增的实施意味着企业需要按照全过程征税,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建立起全过程的账务、资料、报表等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财务透明度。这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有利,同时也可以促使整个行业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发展。

建筑业营改增的劣势

建筑业营改增需要企业重新调整财务制度、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布局,这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营改增后,企业需要开展全过程的管理,要求企业配齐相应的财务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同时,对于建筑业来说,项目周期较长,税款缴纳时间较长,对企业的流动资金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政府需要考虑如何帮助企业尽快适应新的营改增模式,减少营改增带来的成本压力。

项目法管理

项目法管理是指将某一项目作为一个法律实体来管理,将项目的实施过程看做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实体,以管理协议、出资协议、实施协议等文件来约束这个组织实体的各个部分,从而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在建筑业中,项目法管理逐渐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

项目法管理的优势

项目法管理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传统的建筑项目管理方式中,通常由业主、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多个单位参与管理,各自为政,不方便信息的共享和统计。而采用项目法管理,可以将项目的实施过程看做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实体,由专门的运营公司来管理。这样可以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监控和协调,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效率。

项目法管理可以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在传统的建筑项目管理中,各个单位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施工方的进度受到影响,或者设计方的方案无法很好地实施,从而导致工程成本的上升。而采用项目法管理,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调,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项目法管理的劣势

建筑行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涉及面极广,涉及机构众多。采用项目法管理后,需要将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划分成不同的法律实体,各个法律实体之间需要进行协调,同时还需要选取适当的运营公司来管理项目。这要求政府和企业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运营经验,确保落地效果达到预期。

建筑业营改增和项目法管理都是建筑业近年来的重要趋势,它们的实施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营改增和项目法管理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秦皇岛建筑项目安措费提取
下一篇:给建筑公司拉项目怎么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