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质量通病等级标准最新
建筑质量是指建筑物在设计、施工、使用等过程中符合规定的安全性、稳定性、节能性、耐用性、舒适性等各项指标。然而,建筑质量通病仍然存在,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建筑质量通病等级标准
为了规范建筑质量检验评定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国家于2019年颁布了《建筑质量通病等级标准》。该标准将建筑质量通病根据其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极其严重:
1.基础不稳定导致房屋倾斜或垮塌;
2.主体结构设计、施工存在严重质量缺陷;
3.消防系统等重要安全设施缺失或质量不合格;
4.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构件等重要部位存在缺陷或质量不合格。
二级:严重:
1.非结构性构件(如窗户、门、墙、隔断等)质量不合格导致破损、松动等;
2.安全设施(如种植组团、隔离带等)设置不合理或未设置;
3.工程管理缺失导致建筑施工进度缓慢、工地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三级:较为严重:
1.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构件等次要部位存在缺陷或质量不达标;
2.安全标识不明显、缺失或易脱落;
3.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环境不良(如噪声、污染)等。
四级:一般性通病:
1.房屋内部装修质量不合格或装修不规范;
2.建筑物的维护保养缺失或未达标。
建筑质量通病引起的危害
建筑质量通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短期内给人们的人身安全带来危害,如倾斜、垮塌等;
2.长期使用中的安全隐患,如非结构性构件质量不达标容易破损,导致人员伤亡;
3.建筑质量不达标存在的隐患,如消防设施不合格,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4.房屋质量不达标易受天气、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大风暴雨等常见自然灾害都会对房屋结构造成损坏。
建筑质量通病防范
要防范建筑质量通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筑设计环节要扎实,确保主体结构、消防系统等重要部分达标。
2.施工环节要严格把关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构件等质量,确保质量达标。
3.建筑物的使用、维护、保养等工作也是防范建筑质量通病的重要方面,要落实好使用规范和维护保养计划。
有关部门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建筑领域安全监管,提高行政监管效能,从源头上规范建筑质量,切实确保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建筑质量通病时间长、防范难度大,但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建筑质量问题,才能切实保障公民的安全,让人们在舒适、安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上一篇:建筑企业新办资质怎么办理?
下一篇:什么是建筑资质注册证明查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