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建筑劳动合同看什么(建筑劳动合同签订需要注意的事项)
建筑行业是一个人力资源密集型的行业,雇佣劳动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保护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本文将从何时签订、合同形式和内容、注意事项等方面来详细介绍建筑劳动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
1. 何时签订劳动合同
建筑劳动合同签订应该在用工前3个工作日内完成,而且员工应该在入职前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并签字确认。如果在用工后再签订劳动合同,就会产生问题。如员工仍有待支付的工资、加班费、社会保险费和房补等,若企业不支付这些费用,则会造成员工的合法权益受损。
2. 合同形式和内容
建筑劳动合同是员工与企业之间约定关于工作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工作职务、试用期、工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等各项工作条件,双方应在签订合同时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公平公正的原则。
合同中必须注明工作职务和试用期,这有利于建筑企业更好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是否符合企业要求。对于招募大量劳动力的企业,需要注意在合同中注明入职日期和实际工作地点。同时,在合同中要注明劳动保护、职务管理、奖惩制度,以及各方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 注意事项
建筑劳动合同签订有以下注意事项:
(1)不要签订无效劳动合同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劳动合同双方应当在公平、平等、自愿、诚信的基础上订立”。如果合同中有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信息,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合同。此外,在以瞒报、欺骗、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达成的合同也应视为无效合同。
(2)签订有利于员工的合同
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该着眼于合同中的各项福利待遇。如年终奖、年休假、餐补、交通补贴、五险一金等。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这些福利待遇,员工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以获得更多的优惠。
(3)履行合同义务
员工应该严格遵守合同中的各项规定,包括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方面。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员工要使用其他劳务或承包商对合同进行解除或修改,就需要与建筑企业详细沟通并满足各项条件。如果员工违反合同规定,扰乱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将有权主张法律责任。
建筑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签订合同,以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在签订合同时,应该认真阅读合同中的各项福利待遇,争取获得更多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