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标准图集百科

屋面设备基础建筑保温做法「屋面设备基础建筑规范要求」

屋面设备基础建筑保温做法

屋面设备基础建筑是指屋面上的空调机组、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的基础建筑,为确保设备运行稳定,需要在其基础建筑中加入保温措施。本文将介绍屋面设备基础建筑保温的方法。

一、选用保温材料

保温材料的选用很重要,一般建议选取有保温效果的高耐久性塑料硬棉管和硬聚氨酯泡沫装潢板,这两种材料都能较好防火,遇火自熄。

二、清理基础建筑

在进行保温之前,需要先彻底清理基础建筑,将其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保证基础建筑干燥清洁。

三、选用适当的粘合剂

根据不同保温材料的特性,需要选取与其相适应的粘合剂。例如,塑料硬棉管需要采用滑石粉固化剂,而硬聚氨酯泡沫装潢板适合使用喷涂粘合剂。

四、对基础建筑进行填充

将选取好的保温材料切割成合适大小,然后进行填充,填充时需要注意将其固定牢固,确保其不会松动脱落。

五、对填充的保温材料进行加固

填充完毕后,需要对保温材料进行加固,使其更加牢固。这个过程需要采用钢丝网、夹具等工具,将保温材料套在钢丝网上,形成一层保护防火层,同时也可以起到增强保温材料稳定度的作用。

六、进行二次保温

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区,需要进行二次保温,使其更好的保温。这个过程需要对填充和加固完毕的基础建筑进行二次加面保温,用到的保温材料依然是高耐久性塑料硬棉管和硬聚氨酯泡沫装潢板。

屋面设备基础建筑保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能有效保护设备在长时间内的安全使用。以上介绍的方法既保证了保温效果,又能防火安全,请广大业主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意这些细节。

屋面设备基础建筑规范要求

屋面设备的基础是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关键。为了保证屋面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建筑规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以下是关于屋面设备基础建筑规范要求的详细讲解。

工程设计

在屋面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的风力、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和位置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参照以下建筑规范。

建筑规范

1.《建筑设计防风技术规范》GB 50009-2012:此规范规定了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建筑物各结构及其应用材料抵抗风荷载的计算方法和防风设计的要求;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此规范规定了各类建筑物在抗震设计中的基本要求,包括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式、抗震建筑构造的抗震性能指标和抗震设计载荷的计算及使用等。

3.《屋面设备安装技术规范》JGJ/T140-2014:此规范对于屋面设备的强度设计、安全防护措施、材料的选取、施工技术和验收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施工技术

屋面设备基础的施工技术十分重要,必须掌握严密的施工流程和技术,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基础砌体应按设计施工图进行砌筑。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且必须保证结构的稳固性;

2.基础砼强度不低于C20;

3.基础的表面应平整,接缝平直,不允许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4.屋面设备基础应当安装固定板颗粒,固定板颗粒直径不得小于8mm。保证设备能够更加稳重的接于基础上,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

5.屋面设备基础的混凝土基础中应设置连接固定件的U形钢筋,此钢筋每隔两根安装一个,间距不得大于70厘米。此举能够加强设备与基础的连接,防止设备因外界原因脱离基础;

6.测试:钢筋检测不得少于30%,混凝土强度检测不得少于5个,证明其性能符合要求。

验收标准

在屋面设备基础的验收过程中,应当按照以下标准进行验收。

1.基础砖石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并且必须保证结构的稳固性;

2.基础的表面应平整,接缝平直,不允许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3.设备设置的位置应明确,设备固定的螺栓应固定牢固;

4.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测试数据应符合设备设计要求和建筑规范。

在屋面设备基础建筑规范要求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过程中,关键是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制定严格的标准和流程,并严格遵守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可以大大减少设备的事故风险,保证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

上一篇:建筑分包问题及解决策略_建筑分包开票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分包垫资记账[建筑施工企业分包如何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