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保护建筑修缮资质取消?失去守护国宝的龙骨,迎接什么?
-
范逸辰工民建工程师 揭阳*新建筑景观有限公司
自建国之初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文物保护行政处罚规定》等一系列法规陆续出台,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法律基础,同时也为古建筑修缮行业提供了一份明确资质要求的制度。然而,近日有消息传出,国家住建部已经开始研究取消历史保护建筑修缮资质制度,一时间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反对。
修缮资质:守护国宝的保障
历史保护建筑修缮资质制度源于我国古建筑修缮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经验。自古以来,古建筑修缮便是一个细致、精密的工艺活。传统修缮涉及到的工种及工艺非常繁多,涵盖了木、石、瓦、砖、泥等不同的材料和技能。在这样的修缮活动中,一定程度上需要综合地考量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人们通过长期实践积累而形成了一整套守护国宝的修复方法和原则,而修缮资质的引入则更为系统化和规范化地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收集、归纳和传承。
历史保护建筑修缮资质对于修缮机构和个人而言,起到了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修缮质量提升、维护文化遗产安全和加强行业自律等一系列作用。这一制度的建立为整个修缮行业树立了严格细致、专业优质的形象,也让人们获得了对于历史文化的更加深入的认知。因此,可以说,修缮资质是守护国宝的龙骨之一,承担了重要的历史、人文和文化责任。
取消修缮资质制度的理由与影响
然而,尽管修缮资质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誉,最近还是有消息称,国家住建部正在研究取消历史保护建筑修缮资质。对于这一个被称为国宝守护者的制度,究竟是如何让决策层犹豫再三?
一般来讲,决策层在决定解除某一项法规或制度时,会有着与之相应的理由和议论。此次取消修缮资质制度的提议所面临的主要理由可能是,存在一定的行政成本、部门间的交叉管辖等问题,同时,当前修缮行业不断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这个行业中,可能会出现证书高度、门槛低的一些问题。
然而,如果放眼整个历史保护建筑行业,可以发现,取消修缮资质制度将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第一,取消修缮资质将打击修缮行业的信誉和公信力:修缮资质是一项第三方权威评定机构颁发、代表企业专业水平和诚信程度的官方资格证书,取消资质将导致企业的权威性、公信力下降,打击消费者对于修缮企业的信任。
第二,取消修缮资质将引发下载培训学习的热潮:取消修缮资质后,市场上便没有了流通的标准,不少人就可能抓住这个机会开办各种修缮技术培训。缺乏标准和约束的培训机构大概率只会滋生更多的“快进修缮师”,将使历史文化遗产面临更为严重的风险和威胁。
第三,取消修缮资质将严重挫伤修缮行业的专业精神:修缮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深厚的文化和思维渊源。这个行业最为珍视的是基于传统经验积淀下的一种传承精神和专业精神。取消修缮资质可能使这种精神被大大削弱。
修缮资质的存在,远比想象中更为重要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修缮资质是历史保护建筑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保障,不可轻易取消。古建筑修缮行业的兴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历史与文明的传承,需要依靠一定的制度和规范。就类似于我们身体的骨骼,如果龙骨没有了,肌肉和皮肤就需要凭空存在和运转,整个身体也会失去生命力和鲜活的活力。因此,我们呼吁,历史保护建筑修缮资质不应取消,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保护并传承我们的国家历史文化遗产。
回复时间:2025-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