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定额的意义
您好,我想问一下有关于“建筑地基定额的意义”的问题,求解答。
-
祁思远建筑工程师 南宁*华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建筑地基定额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按照某些规范和标准计算建筑物地基所需费用的一种指导性文件。建筑地基定额是建筑工程基础设施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它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与使用效果。
建筑地基定额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建筑地基定额制定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历了多个版本,其中最早的定额制定是在1956年。此后,定额不断修订,1959年、1962年、1979年、1984年、1987年分别出了一些版本。
1990年,全国建筑设计行业协会出版社出版发行《建筑地基定额(GBJ10-90)》。它定量地规定了一系列建筑地基工程的计算方法、强度指标以及施工技术。这个定额长期以来一直是建筑工程基础设施规范的权威标准。
建筑地基较新定额是哪年的
自《建筑地基定额(GBJ10-90)》发布以来,我国的建筑技术和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国家发改委、国家房地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了新的《建筑地基定额》(GBJ11-89)。这个新的定额于2007年发布,并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这也是近来为止较新的建筑地基定额版。
新版建筑地基定额的主要变化
与旧版相比,新版建筑地基定额在以下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1. 新版定额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2. 新版定额拓展了多种复杂条件下的地基处理方法
3. 新版定额引入了更多关于地基工程质量控制的规定
4. 新版定额加强了对施工方和监理方的监管
建筑地基定额是建筑工程基础设施设计的基础和依据,新版建筑地基定额(GBJ11-89)不仅注重了环保、节能,还拓展了复杂条件下的地基处理方法,引入了更多的地基工程质量控制规定。这也是我国地基工程规范和标准不断升级的一个缩影,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性至关重要。
回复时间:2025-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