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监管措施
-
卜梓豪建筑水电安装工程师 宣城*卓建筑工程公司
装配式建筑近年来作为建筑行业的新生力量,其环保、快速、灵活、高效的优点备受各方关注。然而,广泛应用之下不可避免的为各方带来了考验。如何确保装配式建筑质量?如何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是各级管理部门必须引起关注的问题。
建立完整的监管制度
完善的监管制度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特点:
强监督
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取样、检测、验收等环节都要设置专门的工长和质检人员,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技术要求的属地监理。
严配套
配有完整的质量监测设施、检测设备、试验室等,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均应由专业人士进行审核,具有引导作用。
灵活变通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应在监管制度中加入新技术的审查机制。同时,不断改进相关的设备和技术,跟进市场发展和需求,建立完整的技术更新机制。
加强质量监测手段
装配式建筑质监体制和技术标准的落地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的质量监测手段。因此,完善装配式建筑质量监测体系,增强质量监测手段,为日益扩大的装配式建筑市场提高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实现远程监测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大大提高了部分省份的生产率。但是,随着建筑量的增长,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检查建筑质量,这大大降低了造价和进度。实现装配式建筑的远程监测,可以帮助省下大量人员的时间和费用,同时也可以为质量监控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数据分析
借助大数据分析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情况,对各类异常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制定针对性的质量问题解决方案。
建立人性化的质量监管机制
质量监管也包含着一定的人性化问题,并非只有繁琐的自动化操作才是正确的监管。大声地说,建设保证了整个装配式建筑质量监测的可行性,那么人性化的监管机制就是基于这个保证下的意义。
加强安全意识
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有些不够成熟。因此,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需要建立企业主管部门责任制和质量证明机制,同时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标准化培训
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各类操作技能,建立防灾技术和安全计划的培训体系,提高他们在施工环节的稳定性和敬业度,从而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和运行效率。
质量监督员的工作
建立质量监督工作机制,并组织人员进行跟踪和监督,同时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各类施工材料的监测。建立质量问题上报机制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方面,尽管装配式建筑技术相对成熟,但其以工程式建筑为主,产生可调度的材料与设备,施工作业应较为方便。但另一方面,这种建筑模式应该逐渐重视其质量监控和管理机制,这是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点。因此,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质量监管手段,建立人性化的质量监管机制,是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的重要内容,有着普遍性和持续性的意义。
回复时间:2025-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