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饶水利工程
-
别宏明工民建工程师 昆明立*绿色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三饶水利工程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是一项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排涝、养殖、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地处榕江北河下游,控制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22.5万亩,是粤东地区重要的水利设施。
一、工程概况
三饶水利工程主要由拦河坝、泄洪闸、灌溉涵闸、电站、渠道等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一) 拦河坝
拦河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8.5米,较大坝高14.5米,坝顶长487米,顶宽8米。
(二) 泄洪闸
泄洪闸为开敞式消能,共5孔,每孔净宽8米,闸底高程7.0米,设计泄洪量3610立方米每秒。
(三) 灌溉涵闸
灌溉涵闸位于泄洪闸右侧,共3孔,每孔净宽3米,闸底高程4.0米,设计灌溉流量15立方米每秒。
(四) 电站
电站位于灌溉涵闸右侧,装机容量2×250千瓦,年发电量200万千瓦时。
(五) 渠道
工程干渠总长41.5公里,其中:左岸干渠长21.5公里,右岸干渠长20公里。支渠总长156公里,斗渠总长650公里。
二、工程历史
(一) 项目由来
三饶地区地处榕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但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一直渴望兴修水利,造福一方。
(二) 建设历程
1958年,三饶水利工程开始筹建,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1959年,工程正式动工兴建,采用“人民战争”的模式,数万名群众参与其中,展现了巨大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
1960年,工程主体完工,并开始发挥灌溉效益。
1970年至1980年,对工程进行了一系列加固改造,提高了工程的防洪标准和灌溉能力。
1990年至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程管理部门不断加强对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并开展了多项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工程的综合效益。
(三) 主要事件
1962年,三饶水利工程成功抵御了特大洪水的侵袭,保障了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975年,工程灌溉面积突破20万亩,为当地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8年,工程被评为“广东省水利风景区”。
三、工程效益
三饶水利工程的建成,结束了三饶地区长期以来水旱灾害频繁的历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 社会效益
保障粮食安全: 工程灌溉面积达22.5万亩,有效保障了当地粮食生产,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改善生态环境: 工程的建成有效改善了当地的水生态环境,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促进旅游发展: 工程周边环境优美,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二) 经济效益
提高农业产量: 工程的灌溉有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发展水产养殖: 工程为水产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提供清洁能源: 工程配套建设的电站,为当地提供了清洁能源。
(三) 生态效益
改善水质: 工程的运行有效改善了河流水质,提高了水环境容量。
保护生物多样性: 工程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美化环境: 工程的建设美化了当地环境,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
四、工程影响
三饶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当地的水利问题,也对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一) 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二) 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为周边地区提供了水资源调配的经验和借鉴。
推动了周边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工程展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三饶水利工程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将继续加强工程管理,推进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 加强工程管理
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工程巡查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 推进技术改造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工程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水环境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
(三) 拓展工程功能
在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工程的多功能利用,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产业。
加强水文化建设,打造水利科普基地。
三饶水利工程是几代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人水和谐共处的典范。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三饶水利工程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回复时间:2025-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