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问答

行政审批施工合同常见问题解答

提问人:滕俊琦
您好,我想问一下有关于“行政审批施工合同常见问题解答”的问题,求解答。

回复

共1条回复我来回复
  • 许明华
    许明华
    岩土工程师 福州联*古建筑工程修复中心

    行政审批施工合同是指涉及政府行政审批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协议。由于其特殊性,这类合同在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都与一般施工合同有所区别。本文将针对行政审批施工合同中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行政审批施工合同需要哪些必备条款?

    行政审批施工合同除了包含一般施工合同的必备条款外,还应特别关注以下内容:

    1. 项目审批情况:应明确约定项目已取得的行政审批文件名称、文号、批准内容、批准时间等信息,以及尚未取得的审批文件和预计取得时间。

    2. 审批风险责任承担:应明确约定由于审批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延迟履行的责任承担方式。例如,约定如因建设单位原因导致项目未能按期取得相关审批文件,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 合同生效条件:可以约定合同生效需以取得项目施工许可证等关键行政审批文件为前提条件。

    4. 价款调整:应明确约定由于政府政策调整、行政审批导致的工程造价变化,如何进行合同价款调整,以及调整的程序和方法。

    5. 争议解决方式:建议优先选取仲裁方式解决合同争议,因为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可以避免多轮诉讼带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二、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签订的施工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在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签订的施工合同,如果属于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的,属于无效合同;如果未构成肢解发包,但是违反行政审批规定的,属于效力待定合同,待补齐施工许可证后,可以申请行政确认合同有效。

    三、行政审批延迟对施工合同履行有什么影响?

    行政审批延迟是行政审批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工期延误、成本增加等问题。

    1. 工期延误:如果因行政审批延迟导致工期延误,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要求顺延工期,并要求建设单位承担相应的损失,例如人员窝工费、机械闲置费等。

    2. 成本增加:如果因行政审批延迟导致材料价格上涨等成本增加,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要求调整合同价款。

    四、如何变更行政审批施工合同?

    行政审批施工合同的变更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合法原则:合同变更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审批文件的规定。

    2. 协商一致原则:合同变更需经双方协商一致,并签署书面变更协议。

    3. 审批原则:涉及工程内容、规模、造价等重大变更的,还需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五、如何解除行政审批施工合同?

    行政审批施工合同的解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协议解除:双方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并签署书面解除协议。

    2. 法定解除: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另一方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的;

    另一方将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的;

    另一方施工质量不合格,经整改仍不合格的;

    发生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

    3. 违约解除:一方严重违反合同约定,给另一方造成重大损失的,守约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六、遇到行政审批施工合同纠纷怎么办?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解决行政审批施工合同纠纷:

    1. 协商解决:双方先进行友好协商,争取达成一致意见。

    2. 调解解决:可以请求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

    3. 仲裁解决: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4. 诉讼解决:如果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审批施工合同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较为复杂,建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签订和履行合同时,询问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做好风险防范,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回复时间:2025-05-05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以上数据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合而成,仅供用户参考。建议您使用前再次确认数据真实准确性,您的任何决策由您自行承担风险。免费咨询入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