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问答

居间合同三问

提问人:项俊泓
您好,我想问一下有关于“居间合同三问”的问题,求解答。

回复

共1条回复我来回复
  • 康俊泽
    康俊泽
    建筑工程师 厦门*昌建筑设备公司

    在现代商业社会,居间活动日益频繁,居间合同作为规范居间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由于居间合同本身的特殊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复杂性,很多人对于居间合同仍然存在着不少疑问。本文将围绕居间合同的定义、成立条件、主要内容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以问答的形式,对居间合同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居间合同。

    问题一:什么是居间合同?它和一般的买卖合同有什么区别?

    答:居间合同是指一方(居间人)以获取报酬为目的,为促成他人(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而提供媒介服务的合同。它区别于一般的买卖合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合同目的不同:居间合同的目的是促成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而非买卖双方当事人之间直接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交换;买卖合同的目的是买卖双方当事人之间直接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交换。

    2. 合同标的不同:居间合同的标的是居间人的媒介服务,即为促成委托人和第三人订立合同而提供的服务;买卖合同的标的是买卖的商品或服务。

    3. 当事人地位不同:居间合同中,居间人并非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合同的当事人,其仅起到媒介作用;买卖合同中,买卖双方当事人直接参与交易,互为债权人和债务人。

    例如,小张想购买一套二手房,于是委托房产中介公司帮忙寻找合适的房源。房产中介公司找到合适的房源后,会促成小张与房东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在这个过程中,小张和房产中介公司之间签订的就是居间合同,而小张和房东之间签订的才是房屋买卖合同。

    问题二:居间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答:居间合同的成立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主体合格:居间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例如房地产中介公司需要取得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书。委托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各方当事人应当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

    3. 内容合法:居间合同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 形式合法:居间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居间合同成立,也不代表委托人和第三人之间一定会签订合同。因为居间合同的标的仅仅是居间人的媒介服务,而非最终交易的结果。

    问题三:签订居间合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果发生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答:签订居间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居间人的服务内容、服务期限、报酬支付方式等,以及委托人的配合义务、保密义务等。

    2. 注意审查对方的资质:签订合同前,委托人应当注意审查居间人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和资格。

    3. 妥善保管相关证据:签订合同后,应当妥善保管合同文本、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相关证据,以便日后发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如果发生纠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协商解决:协商是解决纠纷最便捷、经济的方式,双方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问题。

    2. 调解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求行业协会或者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

    3. 仲裁解决: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可以将纠纷提交至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4. 诉讼解决:如果以上途径都无法解决纠纷,可以选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在发生纠纷时,应当及时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居间合同作为一种常见的商业合同,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解居间合同的相关知识,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交易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居间合同,在商业活动中更加游刃有余。

    回复时间:2025-05-05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以上数据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合而成,仅供用户参考。建议您使用前再次确认数据真实准确性,您的任何决策由您自行承担风险。免费咨询入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