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程维修人员安全协议
-
罗静采矿工程师 太原金*建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工程维修人员安全协议是为保障学校工程维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规范维修操作,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而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该协议明确了学校、相关部门和维修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对维修工作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一、 总则
1.1 目的
为保障学校工程维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规范维修操作,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协议。
1.2 适用范围
本协议适用于所有在学校从事工程维修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水电维修、土木维修、设备维修等。
1.3 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安全隐患。
综合治理,齐抓共管: 学校、相关部门和维修人员共同参与,形成安全管理合力。
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关注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二、 责任主体及职责
2.1 学校责任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对维修工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2 相关部门责任
负责对学校工程维修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督促相关单位和个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协助学校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参与事故调查处理,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2.3 维修人员责任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认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
三、 安全操作规程
3.1 一般规定
维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维修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维修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监护。
维修工作必须在白天进行,特殊情况需经批准并在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维修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恢复原状。
3.2 电气安全
维修电气设备前必须切断电源,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
使用合格的电工工具和绝缘防护用品。
禁止带电作业,特殊情况需采取安全措施并经批准。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使用移动电器必须接地线。
3.3 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必须搭设稳固的脚手架或使用高空作业平台。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挂在牢固的构件上。
禁止从高处抛掷工具、材料等物品。
风雨天气禁止进行高处作业。
3.4 有限空间作业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通风、检测,确保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专人监护,并保持通讯畅通。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绳等防护用品。
3.5 机械操作
操作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培训,取得操作证。
机械设备操作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机械设备运转时,禁止进行维修、保养等作业。
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防止发生意外。
四、 安全教育与培训
4.1 安全教育
学校应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
安全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安全培训、安全会议、安全知识竞赛等。
学校应建立安全教育档案,记录维修人员的参训情况。
4.2 安全培训
学校应定期组织维修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应根据维修工作的特点和风险进行设置。
安全培训应由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培训结束后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学校应建立安全培训档案,记录维修人员的培训情况。
五、 应急管理
5.1 应急预案
学校应制定工程维修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程序、人员职责、通讯联络等内容。
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并根据演练情况进行修订完善。
5.2 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
发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保护事故现场。
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对事故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六、 附则
6.1 本协议由学校负责解释。
6.2 本协议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录
1. 学校工程维修安全检查表
2. 学校工程维修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回复时间:2025-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