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与合同中的视为面积
在房地产交易中,成交价格往往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然而,合同中通常会出现“视为面积”的术语,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文将为您解惑。
视为面积的定义
视为面积是指,在合同中规定的面积,并不一定是实际的建筑面积,而是按照某种标准计算出来的面积。
视为面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筑面积视为套内面积,一种是建筑面积视为套内建筑面积加公摊面积。
建筑面积视为套内面积
以建筑面积视为套内面积的方式,通常是指把建筑面积减去公摊面积,再除以相应的系数,计算出套内面积。这种方式适用于独立小区、商住楼等完全独立的楼盘。
例如,某商住楼的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公摊面积为2000平方米,系数为0.7,则这个楼盘的视为面积为(10000-2000)/0.7=11428.57平方米。
建筑面积视为套内建筑面积加公摊面积
以建筑面积视为套内建筑面积加公摊面积,通常适用于大型住宅小区、写字楼等需要大量公共设施的项目。
例如,某住宅小区的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公摊面积为2000平方米,系数为1.2,则这个小区的视为面积为10000/1.2+2000=10000+1666.67=11666.67平方米。
视为面积的作用
视为面积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规范购房合同的编写,使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达成一致,避免因计算面积的方式不同而产生纠纷。
视为面积还可以直接关系到购房者的切身利益。购房者在购房之前,应该仔细了解合同中规定的视为面积,确保自己购买的物业面积符合要求,避免后续出现因面积差异引起的纠纷。
视为面积与实际建筑面积的差异,可能会对购房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购房者在签署购房合同之前,一定要了解视为面积的计算方式以及是否符合要求,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