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合同措施费是指用于支付临时性施工措施所需的费用,是整个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等保障的重要措施。措施费取值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标准,并在工程预算中进行规划和管理,下面详细介绍措施费取值的常见规定和流程。
措施费取值规定
根据《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办法》第24条规定,措施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计算,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结算。其中,合同措施费不得超过工程造价的10%。此外,建筑工程措施费还应遵循以下规定:
1、措施费项目明细清晰
措施费项目应当具体细致,明确工程实施中需要采取的各项措施以及所需费用,具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2、措施费结算程序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按规定进行验收、送审、审批流程,并在经过监理的审查和批准后,才能结算措施费用。
3、措施费使用透明公开
建筑施工单位须将措施费使用情况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公开透明,包括措施费收支明细、措施费余额、措施费预算及用途等,以保证措施费的合理利用。
措施费取值流程
以下是建筑工程中措施费取值的主要流程:
1、预算审核
建设单位在立项后,设计单位应进行工程预算编制,并提交施工单位审核。
2、措施费预算
措施费预算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设计和建设单位的要求编制,经审核后报建设单位验批。
3、施工措施方案编制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各措施的实施方案,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费用。
4、方案审核和批准
监理单位对施工措施方案进行审核,并经建设单位批准后,方案方可实施。
5、结算审查
施工单位应于施工完成后及时向监理单位提交施工措施花费的明细清单以及使用情况。监理单位审核后作为结算审查的依据。
6、措施费结算
经过审查并经建设单位批准后,施工单位可以进行措施费结算,并标明措施费收支情况,将结算单据提交建设单位审核通过后,才可付款。
建筑工程合同措施费的取值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保障措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管理。建筑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规定要求,认真编制预算和措施方案,并及时公开透明措施费使用情况,保证措施费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