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合同是指为双方明确义务和权益,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和实现开工建设而签订的合同。合同是建立在合法、平等、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的,它是合同法规定的一种民事契约,具有法律效力。那么,建筑合同的原理是什么结构呢?
合同原则
建筑合同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约定自由、平等自愿和诚实信用原则。
约定自由
约定自由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约定合同内容并达成协议,包括补充协议和修改协议,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地达成合同关系。
平等自愿
平等自愿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是平等的、自愿的、自主的参与到合同之中,并且双方的利益不得有过分偏向或限制,具有相对平等地位。
诚实信用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弄虚作假或损害对方利益,依法履行合同,保障合同的正常实施。
合同结构
建筑合同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合同前言、合同主体和附件。
合同前言
合同前言是合同的开篇,它主要包括合同名称、编号、签订日期、双方基本情况、合同目的和范围、合同条款、协议等信息。
合同主体
合同主体是合同的核心,它主要包括建设工程基本项、技术条款、付款条款、质量保证、保证金、履约保证等内容。建设工程基本项分为工程范围、工程数量、工程质量、工期等。技术条款主要涉及技术要求、设备标准、验收标准等。付款条款主要是涉及工程总价款、付款方式、支付时间等。质量保证主要是建筑项目的质量和质量验收的标准。保证金是双方在合同上约定如履行合同发生争议时可用于赔偿的钱。履约保证主要是承包方在合同上需要承诺的保证的责任。
附件
附件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建筑工程图纸、施工方案、工程量清单、质量验收标准、技术规范、验收证书、工程监理协议、建设工程合同附属协议等。
建筑合同是建筑项目开工前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涉及到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施工进度、补偿赔付等许多方面,对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及环境保护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同中的合同原则和合同结构也是合同起草时必须要重视的内容,加强对建筑合同规范的制定,并严格要求签订合同的各方严格遵守合同条款,才能实现建筑合同的效果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