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沉降观测是一种有效的结构安全监测手段。通过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监测,能够及早发现结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下面,我们将介绍建筑结构沉降观测规范。
规范的制定目的
建筑结构沉降观测规范旨在规范建筑结构沉降监测的程序、方法及标准,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达到安全监测的目的。
监测周期
建筑结构沉降监测时间的选取应用于下列情况:
1. 建筑启动使用或整修之前的测量记录,用于修正设计。
2. 建筑整修之后或增加荷载后测量记录,用于验证设计。
3. 对于大型、高层建筑、桥梁、特殊设施等复合结构,应尽快对其结构进行监测。
监测基准点的设置
监测基准点的设置应遵循如下原则:
1. 设定基准点必须保证高度稳定。
2. 基准点应当位于受力重要点或可能产生影响的部位,通过观测来控制。
3. 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和数量应根据监测结构的特点确定,以准确反映结构的变形情况。
监测仪器的选用
选取适合的监测仪器很重要,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测量结果可靠,误差小。
2.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和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应得到保证。
监测记录和数据分析
进行监测时应及时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目的是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监测数据应按如下秩序保留:
1. 测站名称、编号、位置、高度等基本资料;
2. 测站自身的状态、仪器监测数据和标准值的差异;
3. 建筑物自重或荷载的影响;
4. 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变形规律;
5. 各测站之间的变形规律及其变化。
建筑结构沉降观测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执行观测规范的过程中,全面、细致、详细、可靠是基本的要求,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