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具有工程大、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要求其财务管理具有高效性、规范性、风险管控能力以及良好的可持续性。本文将从中心化管理、建筑周期及人员管理等角度,对现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中心化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中心化管理模式是近来建筑企业较为普遍的财务管理方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核心决策均由总部或分公司负责,建立整个企业的规章制度及财务标准。
优点:
1.规范企业内部管理
2.及时发现风险并进行管控
3.方便集中监管与财务监督
缺点:
1.形成了层级较多的体系,容易出现决策异议
2.因总部决策靠前于地方,地方难以发挥主动性
3.大量的财务管理信息无法及时更新至现场,造成施工不适应企业变化
建筑周期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建筑企业一般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该行业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使得财务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优点:
1.逐步实现了合理投资与资本低成本化
2.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了风险度
3.逐渐形成了避免风险的管理制度
缺点:
1.财务技术较少,财务管控难度大
2.建筑周期较长,投资效益缺乏即时反馈
3.建筑物的资产预期不稳定,决策会受到严重影响
人员管理的优缺点
人员管理是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与财务安全。
优点:
1.尽量确保企业财务操纵的控制范围
2.加强了决策的可靠性,防止出现错误调度
3.提高了对员工的管理与执行能力
缺点:
1.对于企业内部人员的流动性,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
2.员工标准、工资情况等企业发展中,容易出现矛盾
3.建设单位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总是难以达成共识
综合以上三个角度,我们不难得出现行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具有一系列优点和缺点。然而,针对建筑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模式同样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调整,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