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中,监理是起到很关键作用的。不仅仅是为了协调工程建设和工程进度,同时还要对建筑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但是,面对建筑质量问题,究竟监理是否负有责任呢?下面我们详细探讨一下。
监理的职责和责任
监理是建筑工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在建设工程中,监理要对现场施工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不出现质量问题。其职责范围包括施工计划的审核、施工过程的监督、工艺文件的审核、检查、验收、工程保护以及一些质量纠纷调解等职责,目的是确保建筑工程按照规范进行。
监理不直接参与施工,但实施各项监理职责时要保证对施工的检查和监督,确保施工合格,符合施工图纸和规范的要求,同时查看验收报告和检查记录,向业主提出保证工程质量的建议。
可以说监理负有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责任。
监理控制质量的限制
尽管监理在工程质量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但是监理的权力也有所限制。例如:
1. 监理不是实际的施工方,无法在现场直接操作和检查质量。
2. 监理公司只是中介,不是主体,不能协调工程建设,缺乏执行权和处置能力,因此造成问题难以解决。
3. 监理公司接收的检验数据是来自建设单位或其代表的实验室测试结果,监理在没收到异常报告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发现问题。
监理对于工程质量负有监察责任,但不能控制施工过程,高质量的工程实现需要全方位合作、互补。
质量问题的责任划分原则
在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处理中,责任划分原则是权责的分配和界定,能够科学、合理地解决质量问题。责任划分原则包括合同留置质量保证费、过错原则、推定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
1. 合同留置质量保证费:预付给承包人一定的保证金作为未来施工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的补偿费用,是合同中对质量保证的规定。
2. 过错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首先找出责任问题,判定措施和责任主体。以过错原则来界定责任,是指因为施工决策或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违法行为,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3. 推定责任原则:当质量问题出现时,没有明确的责任方认定,推定责任原则指靠工程监理、监理单位等来推定责任方。如果发现施工过程中有明显的缺陷,但监理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此类问题,应该将责任归咎于监理单位。
4. 严格责任原则:当施工工程质量问题发生在保修期内,责任由承包商承担。在保修期外发生质量问题,可能由建设方承担,也可能由承包商承担。
监理对建筑工程质量负有重要责任,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但是,随着建筑施工复杂度的日益提高,单纯的监督检查已经无法完全解决质量问题,需要建立全方位协作机制。在处理施工质量问题时,貌似监理的责任也存在部分限制,所以需要界定正确的责任划分原则,确定责任主体,合理解决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需要加强人员与流程管理体系的建立,确保工程质量稳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