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住宅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而传统住宅建筑的施工周期长、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等缺陷也日渐凸显。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及提高施工质量,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已经预制好的建筑单元组装成为一幢完整的建筑,也称为预制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环保节能等优点,但造成质量事故的也不容忽视。
装配式建筑质量事故案例
2016年4月,辽宁省沈阳市区农贸市场临时建设项目无法取得施工许可证逼不得已选用装配式建筑,其采用房屋拼装方式快速构建,但施工完成不久,由于质量问题发生严重倒塌事故,事故造成22人死亡,33人受伤。初步分析认为,因为拼装时没有按照图纸标准进行拼装,且没有严格按照标准预埋固定件等原因导致。
2017年8月,安徽合肥二高技校棚改项目发生装配式建筑倒塌事故,该项目为了缩短施工周期并顺应党的"棚户区"改造号召,选用了装配式建筑,但是,在进行施工时未能保证质量,在夜间风雨交加时,项目建筑倒塌,事故造成18人死亡,36人受伤。初步分析认为是主体结构整体设计不合理,施工未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等原因导致。
装配式建筑质量缺陷分析
装配式建筑质量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设计标准不够统一:当前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其部分标准甚至冲突,因此,导致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2.生产工艺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当前装配式建筑生产工厂多样,产品品质效果参差不齐,一些小型厂家甚至缺少质量测试设施,其生产质量难以保证,从源头保证质量的措施尚不完善。
3.施工标准执行与部分人员素质问题: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通力合作,部分建筑工人素质较差,往往无法保证装配精度及施工标准执行完全规范,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如何保障装配式建筑质量?
1.加强技术标准的制定。制定统一的设计及施工标准,逐步铺设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形成相关技术标准体系。
2.加大生产质量抽检力度。加强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加大对生产工厂的质量抽检力度,并依据测试结果调整产品质量标准。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用工单位对装配式建筑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工人施工水平,提高施工质量系数。
4.全过程监管责任明确。加强对装配式建筑从生产、运输、拼装至完结等全过程的监管,健全监管机制的相关法规。
装配式建筑具有建设、生产、装配、维护等环节中所能实现的建筑质量掌控和管理机制的优越性。但装配式建筑技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生产、运输、拼装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较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