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资质是指设计单位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活动所必须具有的法定条件和技术能力的证明。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规定,设计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才能从事相应的工程设计活动。而建筑设计资质的申报标准也是随着政策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和调整的。那么,建筑设计资质申报标准较新的内容有哪些呢?
一、资质分类
根据最后修订的《建筑设计行业专业职业资格(2015年修订)》,建筑设计资质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特级注册建筑师(有设计注册类别、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财务管理等方面要求,需在相关项目中具备以上设计经历,总工期不少于6个月);
2、特级建筑设计、特级城市规划设计、特级园林景观设计(设计经历不少于15个月,要求内部制度规范、设计质量高、人员素质优等);
3、一级建筑设计、一级城市规划设计、一级园林景观设计(设计经历不少于8个月,要求内部制度规范、设计管理科学等);
4、二级建筑设计、二级城市规划设计、二级园林景观设计(设计经历不少于4个月,要求内部制度规范、设计管理科学等)。
二、申报条件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法规,申请建筑设计资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依法设立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注册;
2、独立从事建筑设计业务满三年;
3、设计业绩符合本级别资格条件;
4、业务范围、质量管理、程式化管理、经济实力和队伍状况符合本级别资格条件;
5、执业质量有良好的声誉。
三、申报流程
建筑设计资质的申报流程较为繁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交资质材料,根据申请资质的不同,资质材料也不同;
2、递交申请,提交申请后,审核机构会在规定时间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3、现场审核,审核通过后,审核机构会组织现场审核,了解设计单位的实际能力和管理情况;
4、公示,公示期间如有异议一定要及时申诉;
5、颁发资质证书,证书颁发后该单位才能正式从事相应的设计活动。
四、注意事项
在申报建筑设计资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材料准备充分,准确无误,资料要求的时间不能过期;
2、要避免在审核时被否决,需要制定详细的申请计划,并开展认真的申请工作;
3、对于审核机构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答复,避免延误了时间;
4、在申请过程中,积极配合审核机构的工作,遵守相关程序规定,不得采取弊端。
建筑设计资质的申报标准较新的内容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明确的,设计单位靠自己的实力和技术优势去拼搏,创造更美好的建筑。对于建筑从业者来说,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