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建筑业已经成为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并降低能源消耗,建筑行业亟需采取措施进行能源管理。建筑行业合同能源管理则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方式,可实现建筑节能并提高能源效率,同时还可以为业主提供经济回报。
什么是建筑行业合同能源管理?
建筑行业合同能源管理是通过与能源公司或能源顾问合作,实现对建筑物能源消耗的管理、监控和节约的一种计划。这种合作一般以能源性能合同(EPC)的形式出现,其中能源公司或能源顾问将承担改进建筑物能效所需的所有费用,业主再通过这些节能措施并实施长期合同来支付费用。这样的能源性能合同是一种双赢的模式,既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又可以为业主赢得经济回报。
如何实施建筑行业合同能源管理?
实施建筑行业合同能源管理需要以下步骤:
1. 能源审计:在确定开展能源管理项目后,需要对建筑物进行详细的能源审计,以确定该建筑物的能源利用率和节能潜力。
2. 节能策略:能源公司或能源顾问根据能源审计的结果,提供建议,确定实施哪些节能策略。
3. 出售能源增值服务:能源公司或能源顾问向业主提供节能治理方案,包括组织和实施的范围、方案的有效性和实施结果的度量。在确定较好治理方案后,能源公司或能源顾问将为业主提供经济增值服务。
4. 建立和实施能源治理方案:业主签署能源性能合同,并委托能源公司或能源顾问纳入建筑物节能治理方案的实施过程。在此阶段,能源公司或能源顾问將负责实施治理方案,并对实施结果进行监控。
5. 报告和监控:能源公司或能源顾问要对治理方案的实施结果进行监控,并向业主提供相关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报告,以达到持续且透明的管理。
建筑行业合同能源管理的优势
1. 节能减排:通过能源管理措施,建筑行业能够实现节能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降低运营成本:能源管理措施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运营成本,从而为业主带来更多的经济回报。
3. 提高建筑物价值:实施能源管理方案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性能和价值,同时增加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4. 满足法规要求:随着各国对能源效率的法规要求不断升级,实施能源管理措施可以帮助建筑业符合各种法律法规的要求。
建筑行业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管理方式,它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还可以为业主带来经济回报。建筑业要积极探索和推广这种合作模式,转型升级,提高行业的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