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税收政策逐渐趋向严格化和透明化,税收筹划已成为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建筑企业的纳税合规性,并较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税负,建筑企业需要制订纳税筹划方案。
纳税筹划的目的
纳税筹划旨在通过充分了解税收政策及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纳税筹划还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自身发展。
纳税筹划的方法
1. 合理使用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了解税收优惠政策,建筑企业可以合理运用现行法规,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或结算优惠。例如,通过折旧政策,合理降低固定资产的会计折旧额度,从而减少税前利润,达到降低企业税负的效果。
2. 合理设置建筑工程账务。
建筑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工程收入,因此,建筑工程账务对于企业的税收管理尤为重要。企业应该根据税收政策,合理分账,将普通支出和符合抵扣条件的支出分开,并能够清晰地呈现给税务机关进行核算审查。
3. 合理运用税收汇算清缴政策。
税收汇算清缴是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手段。建筑企业可以合理运用税收汇算清缴政策,扣除符合税务总局规定的项目和金额,从而有效减少当期应纳税额,进而降低税负。
纳税筹划的实施步骤
1. 完成企业财务状况评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税务状况,了解企业的税务风险点所在。
2. 梳理税收政策,对企业可能享受到的税收政策进行梳理,制订企业纳税筹划方案,并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
3. 每月进行汇算清缴,通过合理运用税收汇算清缴政策,及时实现企业税收健康、平稳发展。
纳税筹划的风险点
虽然纳税筹划能够降低企业的税负,但若不合理实施,容易带来财务风险,我们需要注意以下3个风险点。
1. 过度依赖纳税筹划,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耐用生命和营运能力。
2. 税务机关监管和规范越来越严格,企业需严格遵守税收制度,对纳税筹划操作流程进行规范。
3. 建筑行业存在资金周转周期较长、集中在上半年等特点,因此需要在纳税筹划时,合理规划预算,保证企业现金流和账期的顺畅。
建筑企业纳税筹划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税务管理、企业风险控制,甚至是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筹划,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出科学、合理、可行的纳税筹划方案,达到降低企业税负的效果,保证企业可持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