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尽管城市建设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贡献,但毋庸置疑,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在这方面,装配式建筑就成为了如今人们追求节能环保的理想之选。相较于传统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可以大大降低建筑垃圾产生量,减少能源消耗,对于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极具意义。
为此,北京市政府近期也正式宣布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城市变革的要求。作为首都之窗,推进装配式建筑建设,对于促进全国装配式建筑的普及与发展,必定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顾名思义,就是把建筑分散的各个部分进行工厂化生产,然后在建筑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一种建筑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可以降低现场施工所产生的噪音和空气污染,还可以减少施工时间和使用费用。同时,由于可以精准组装,所以建筑效果更加一致和稳定。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意义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实施,将会对于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意义。具体而言:
- 1. 装配式建筑可以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与减少能源消耗更加贴合固体废弃物、污水处理、空气质量等方面的环境要求。
- 2. 装配式建筑可以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和工期,并且大大减少了建筑现场的施工噪音,对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干扰也得以降低。
- 3. 装配式建筑具有高度工厂化,可以做到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生产效率,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前景
鼓励采用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全球建筑行业的趋势,中国也在不断向这一方向推进。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鼓励采用绿色、节能、环保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此指导下,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市场上的比重逐年提升,市场前景前景不可谓不广阔。
据不完全统计,近来我国各地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已经超过200个。随着技术和资金的不断加强,装配式建筑的市场也会随之扩大,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之一。
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作为发展最迅速、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装配式建筑必将成为未来国外建筑的主流。相信在各种支持政策的推动下,装配式建筑会有更快的发展,未来必将成为中国建筑业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