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业中,拥有合法资质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安装企业在取得资质后,可以更容易获取建筑工程的承接资格,从而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但在一些情况下,一些企业会选取在没有资质的情况下销售资质,这种做法是否合法呢?
建筑资质的作用
建筑资质是指一家企业所持有的合法经营执照。依据国家规定,企业在开展工程施工、安装等业务之前,必须先领取相应的建筑资质证书,而这些证书往往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
取得建筑资质证书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上大力发展业务,获取不同程度的工程承接资格,达到较好的业务收入。同时,资质也可以作为企业市场信用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是企业经营优势的重要体现。
销售建筑资质的后果
建筑资质证书是由国家授权颁发的重要资料,其定位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或服务。因此,凭空出售、借钱出租,或干脆公然转让他人,非法经营资质这种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从行政法上而言,此类行为具有“滥用公权力”的社会风险,且其所作的“交易的合同”会被认定为“违法协议”,这也意味着,相关的权利义务对债权人、债务人是无效的。
建筑资质出售案例
在长期的管理中,有一些建筑企业没有资质或资质条件不能满足而没有获得所需的资质证书。笔者从网络上了解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买家会靠着个人多次出售的资质证书来谋取利益,或者通过出租证书来获取利润。
尽管卖家会给予买家最详细的服务,甚至会主动对买家提供施工配合,标书编制等各种服务。但这些建筑资质证书,境遇的到的不仅仅是权利的丧失,还会引发一连串的不良后果。比如,所承接的建筑工程难免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从而导致幕后倒名企业的名誉受损,甚至被建筑监管部门严肃处理。
如何避免非法销售证书
建筑安装企业需要非常谨慎,避免受到非法的证书销售行为的影响。以下是几种防止非法销售证书的方法:
- 在资质办理期间加强跟踪管控,确保资质的真实有效性;
- 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时注意相关业务方案/方案报告的真实合规性;
- 如需进一步确认证书的真伪性,可确认其上的相关信息,并联系相关资质监管机构进行查询。
在任何情况下,建筑企业不应该出售资质。出售资质会导致买方和卖方均面临合规检查的压力以及承担经济风险的风险。任何企业都应该遵守国家和地方的规定,诚信经营,以提升自身形象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