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合同是建筑项目的基础文件之一,它规定了工程的条件、工程的价款、设计要求、工期要求等。因此,确定合同工期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建筑合同工期格式。
1. 工期定义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从动工到竣工的整个时间,包括主体工程、附属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移交和保修,称为建筑工程工期。
2. 工期计算
在建筑工程合同中,确定工期的计算方法如下:
- 竣工日期减去开工日期得到工期时间(天数)。
- 工期的计算以工程主要资料审查合格通知书下达为起点。
- 工期以自然日为计算单位。
-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期间,由于特殊工程施工(如见光板施工、大坝防波堤施工等)或其他原因(如验收或试运行)而需要的中间停工时间不计算在工期内。
3. 工期延误
在建筑工程中,当工程延误超出合同规定的工期时间时,应按合同约定进行索赔和处罚。工期延误的责任划分如下:
- 施工单位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承担造成的全部责任。
- 发生在施工期间的不可抗拒因素造成工期延误,由工程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按约定共同承担。
4. 工期保证金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期完成,建设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通常会在建筑工程合同中约定相关的工期保证金。工期保证金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承诺的施工工期,向建设单位提供的经济保障。
工期保证金的数额应不低于合同价款的3%进行约定,当施工单位未能按照合同规定完成工程,并因此受到合同规定的违约金或赔偿责任时,建设单位有权依约查扣部分或全部工期保证金。
5. 工期变更和调整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双方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对工期进行变更或调整。建筑工程合同约定了工期变更和调整的规定:
- 当建筑工程最终验收合格时间与约定时间相差在5天以内时,双方应当视为按约定工期完成了工程。
- 双方在工期变更和调整方面应当依照合同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书面形式(包括邮寄、传真等,下同)形式进行。
- 如需变更工期,施工单位应当在合同规定的施工期内更新进度计划并提交建设单位批准。
- 工期调整应当经协商一致,并按照变更、违约等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建筑合同工期是建筑工程合同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确定和执行对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当认真阅读合同,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工期的约定、计算和执行,以保证工程能够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