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施工安全检查制度是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提出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制定施工安全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检查落实,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可控。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建筑项目施工安全检查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制定施工安全计划
在项目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计划,其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有关安全责任的规定和定义,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
2.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
3.施工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计划;
4.各个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措施;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用气、用水等的使用管理规定;
6.应急救援预案;
7.各监理、业主和安全监测机构的联系方式,明确信息沟通渠道。
制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项目现场总体分为三个区域:非施工区、半开放施工区和施工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区分不同区域的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的进入条件,并设定特别警示标识;
2.对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监管,并提供操作培训、检查、维护和更换的制度;
3.规范施工物料和运输车辆进出现场的程序;
4.禁止吸烟、随意停放和施工过程中出现没有安全保障措施的工作环节;
5.规范施工材料堆放的数量和方式;
6.对施工现场的垃圾、渣土和废弃物的清理和处理进行规范。
施工安全管理检查要点
为保证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预定的安全管理计划和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
1.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安全检查,包括灭火器、疏散路线、防护栏等;
2.施工设施的安全检查,包括机械设备、工具、安全带等;
3.材料的安全检查,包括进场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的检查;
4.工人的安全检查,包括工人在施工现场的员工证照查询、特殊工种操作许可证明查询等。
施工安全检查记录和整改
每一次施工安全检查都应当有一份详细的记录,所检测到的安全隐患应当纳入整改计划,必须在整改计划的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对于一些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及时停工整改,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对于参与项目的所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要制定科学的施工安全计划、制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按照要求进行安全检查以及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现场施工的安全可控。在项目的各种安全难关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可以提高施工单位的整体安全素质,使其在工作中更加安全、更加放心、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