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较新的建筑工程资质政策,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就新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做一些解读。
建筑工程资质准入规定的调整
根据新政策,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监理、设计等资质准入规定将得到调整。其中,施工总承包资质准入规定调整重点是:
一是对投标文件要求建筑企业提供符合该企业业绩的施工班子组成人员及其职称情况以及该企业近5年在已承担的项目中负责的实际工程范围、规模、质量等内容的材料;
二是对施工总承包企业在承担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规模、经验、能力等的加强考核。
新规还宣布将推动硕士研究生(构造工程领域及相关专业)等高端人才申请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化,简化资格审核及审批流程,提高资质获取难度。
改革背景与意义
如今,中国建筑工程领域已经进入“后大发展时代”,建筑业要实现质量提升、品牌打造,必须加快推进人才转型与技术升级。
从政策调整的内容来看,新规主要是为了引导企业着力提升总承包项目的质量、保证总承包企业良性发展、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此外,政策调整还意在规范资质审批的流程,提高准入门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促进工程建设行业的规范化、精细化和质量建设。
新政策的启示
面对新政策的调整,建筑企业需要全面提高自身整体实力,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吸引人才的能力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例如:
一是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管理制度,明确权利与义务,加强对项目的管理;
二是提高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增加客户满意度和客户黏性;
三是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工程质量,集中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较新建筑工程资质政策出台,可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提高本身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质量提升与标准化,使得建筑领域能够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