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建筑施工行业也日益壮大。但随之而来的安全、质量、环保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监管难度也不断加大。因此,住建局近年来加强建筑施工规范化监管,旨在推进行业发展,提升建筑质量和安全水平。
建筑施工规范化监管涉及哪些方面?
建筑施工规范化监管是指通过制定、实施、监督和管理强制性的建筑施工规范化标准,规范建筑施工过程,同一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具体来讲,包括以下方面:
- 施工现场管理
- 建筑材料采购管理
- 施工人员管理
- 机具设备管理
- 安全生产管理
- 建筑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规范化监管能为行业发展带来什么?
住建局加强建筑施工规范化监管,可以为行业带来以下好处:
提升建筑品质
规范化的施工方式可以保证建筑品质。实行规范化的施工流程,能够规避建筑质量因人为因素而发生的风险。
提高安全度和环保程度
规范化施工过程中,可以降低工人受伤和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建筑安全水平。同时,规范化管理也能够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源排放,提升城市环保程度。
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流程
规范化施工流程管理可以协调各个环节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物资浪费,以及防止事故和人力物力的浪费。
如何落实建筑施工规范化监管?
要建立有效的建筑施工规范化管理体系,必须贯彻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规范文件
应该结合国家、地方已有的相关规范文件,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建筑施工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流程(如建筑工人定期交叉岗位培训等)。
设立专门的管理岗位
应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建筑施工规范化管理职位,并配备专业的人员。管理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岗位培训,了解规范化施工各阶段的流程、要求,能够有效地监督和管理。
开展规范化培训
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讲解事项和相关规章制度,使工人遵守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施工习惯。
加强监管和督查
定期检查,发现及时改正和纠正不规范的行为,以便何时都保持在规范化的管理状态,严禁违规的行为。
地方政府须把建筑施工管理纳入到监管范围内,对建筑施工业处以科学及适度严厉的罚款、处罚等措施,在激励企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前提下,规范管理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