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手购房者或是业主来说,很多人都会被建筑合同印花税这个名词给难住。虽然说印花税的定义很水,意思就是指购房/装修/租赁等合同的印章税。但是它还是是建筑领域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印花税的相关问题,并给出相关案例进行说明。
建筑合同印花税究竟是什么?
建筑合同印花税又称之为印花税,英文名为Stamp Tax。它是指在合同上需要加盖印鉴的税款,主要是为了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可执行性。通常涉及建筑的印花税主要包括房产买卖合同税、土地使用合同税等。在中国地区,由于各地对于印花税的计算标准不同,具体缴税时间也存在差异。
建筑合同印花税应该在何时交纳?
对于新手购房者或是不太懂印花税的业主来说,他们常常有这样的一个误区:房屋交易预期应该在购房付款之后再考虑印花税的问题。这种观念是由于普通的买卖合同都是交存印花税后才会生效,所以他们想当然以为一切合同都是这样的,但是毕竟有的规定与众不同,所以为了避免误解,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各地缴纳印花税的规定。
大部分地区所规定的时间都是在签订合同之日起五日(工作日)内将该合同提交至印花税机构办理。比如在上海地区,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后5个自然日内,需要将合同注册交给税务局审核,如果超过5天未办理报税手续,则需要扣除额外的滞纳金。而在广州地区,购房者需要在公证处公证完成后15日内到当地税务机关缴纳税款并登记。
建筑合同印花税收取标准是多少?
具体的税项,各地区跨度较大,其中因地制宜与高低不等是有关系的。这里以北京地区为例,建筑合同印花税是按照合同总额的比例来计算的,税率是0.1%-0.3%,不同金额可以通过下面的列表进行借鉴。
- 合同总额50万以下,计0.1%
- 合同总额50万-100万,计0.2%
- 合同总额100万以上,计0.3%
- 在北京,不同类型的建筑合同计算的税款都是一样的。
作为业主或是购房者,如果遇到类似的税务问题,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操作步骤,特别是在缴纳印花税这个方面,因为它关系到房屋交易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在选取具体的缴纳方式时,可以借鉴自己所在地区的规定和资费标准,以此来保证自己能够按照具体规定进行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