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但由于其特殊性质,也面临着许多财务风险。本文将从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财务风险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深入探讨建筑行业在财务方面面临的挑战。
一、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
在当前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建筑行业依旧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从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水泥产量为25.81亿吨,同比增长4.5%;全国石灰产量为1.73亿吨,同比增长12.0%。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也面临着许多财务风险。
二、建筑行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 周转周期财务风险
建筑行业由于涉及资金链条较长,且钱、货、人员工作相对集中,造成了资金的占用时间长,造成资金流动紧张的情况。另外,招投标程序相对较复杂,工程签订的周期较长,项目进度又无法跟上合同进度,达到“资金在工程里”、“钱成为流动资产而无法形成实际资产”的窘境,使得企业的周转资金周期较长。
2. 坏账财务风险
建筑行业是投诉举报率较高、欠款争议大、逃废债风险大的行业之一。由于高投资、高风险的特有性质,质量事故、欠薪,项目变更等诸多原因均导致企业在施工中财务状况不稳定,而坏账成为企业资金收回的严峻问题。
3. 利息财务风险
在建筑行业中,由于资金的占用时间长,建筑公司通常需要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获得贷款来支持运营资金。但是,由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波动较大,利率风险也随之增加,导致企业贷款利息支出增加,增加了企业的财务压力。
三、建筑行业的应对策略
1. 优化供应链管理
建筑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货款支付期限,避免因资金相关问题导致货款逾期,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此外,为了避免过长的周转周期,建筑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物流配送,确保材料供应的准时、准确和充足。
2. 严格管理工程进度
建筑企业应对工程进度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满足合同签订期限,缩小工程进度与合同进度之间的差距;同时,加强变更管理和后续变更风险控制,减少资金的占用时间。
3.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建筑企业要认真制定相关的投融资计划和负债规划,从而对企业的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尽量将风险降到较低程度。同时,建筑企业还需要放弃盲目扩张的策略,重视行业内变化的风险和挑战,并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财务风险是建筑企业发展中必须面对和克服的问题,需要建筑企业注重财务风险的预防和管理,合理规划财务开支及风险规避,以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