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措施费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中,为了确保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需要,而对设计、施工、监理、检查等环节进行的费用,是工程总造价的一部分。
建筑措施费能否变更?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执行周期中,建筑措施费可能会发生变更。其具体情况应以下列因素为依据:
法规政策变化
建筑措施费的标准以及费用的承担方可能会因为法规政策的变化而发生变更,比如有些城市可能会因为环保政策的需要而增加对于建筑措施费的要求和补贴。如果此类政策变化发生,工程方应按照政策规定去调整造价,并且及时通知相关方。
工程实际需求变化
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方可能会因为施工情况发生变化而导致建筑措施费需要调整。比如因为安全考虑需要建设更好的施工工地围挡,或者因为环保要求需要更高性能的脚手架等。在这种情况下,造价的变更需要和监理单位协商和确认,并在正式通知施工单位之前进行公示。
造价风险的分担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之间,通常具有工程项目的造价分担责任,包括工程方、投资方、监理方、设计方等。如果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造价的风险分担问题,也会导致建筑措施费的变更。在这种情况下,各方应按照合同中的相关责任和义务来协商分担策略,达成共识之后,再进行造价的调整和通知。
需要注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建筑措施费的变更应当及时通知各相关方,尤其是监理和投资方,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审核。并且,在总造价更改时,应当遵循相关规定,如实计算造价并做好账务处理和记录。